何以百强 | 中国太保:在创新求变中穿越周期、创造价值
新周期下,保险企业都在改革,太保有自我革命的决心,也有持之以恒的韧性。
【编者按】2023年9月,“202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健康指数百强”榜单权威发布。榜单的评分基准来自中关村国睿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会独家创立的中国上市公司健康指数评价体系,通过创利能力、竞争态势、产品销售等九大系统,39个子维度、400余个底层指标,对A股上市公司的“健康状况”作出客观评测。健康指数百强企业是各行业的佼佼者,他们有什么共性?他们如何在保持增长的同时,持续创新、创利,以适应新的挑战?银柿财经特别推出系列报道——《何以百强》,走访“202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健康指数百强”企业,探寻企业健康发展的DNA。
当前中国保险行业正面临深刻变革,险企纷纷打响转型硬仗,保险作为“为抵抗风险而存在”的行业,当面对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客观风险以及管理机制僵化、发展动能不足所导致的主观风险时,当如何应对?“202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健康指数百强”有两家保险企业,中国太保(601601.SH)就是其中一家。中国太保将“创新求变”作为穿越周期、创造价值的路径,在转型升级的蓝图上圈出了“长期主义”这个目标。
坚持“长期主义”“长航行动”显成效
麦肯锡研究报告曾指出,任何转型,前三大失败原因都是:一、不愿意经历阵痛,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二、不够坚定,阵痛期不能坚持下去;三、只有策略,没有具体落地方法。“新周期下,保险企业都在改革,中国太保有自己的特色:一是有自我革命的决心,二是有持之以恒的韧性。”中国太保有关负责人在业绩说明会上点出了“改革”与“转型”的题中之义。为推动“自我革命”有序进行,2022年,中国太保首次提出寿险“长航”、产险“续航”、资管“伴航”、太保服务“助航”、公司治理“护航”的“五航”战略转型理念。
2022年1月1日,太保寿险“长航行动”正式启动,通过构建以代理人渠道为主的多元化价值渠道,推进集团职业营销、价值银保等系列转型项目的有效落地,优化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服务体系,集团新业务价值增速率先在业内转正并持续走高,继续率、赔付率等均得到明显改善,2022年三季度以来,集团连续5个季度实现新业务价值正增长。2023前三季度,太保寿险实现规模保费2226.25亿元,同比增长6.2%;新业务价值103.28亿元,同比增长36.8%,其中,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缴规模保费235.67亿元,同比增长37.9%。显然,代理人渠道的精耕已成为寿险业务突破的“新增量”。
如何锻造一支素质过硬、业绩突出的代理人队伍?中国太保自2021年已开启“长航合伙人”计划,并持续深化“三化五最”职业营销转型。2022年1月1日,集团个险职业营销项目推出“芯”基本法,牵引队伍专业销售、主管经营、新人成长等三大行为改变,打造“职业化、专业化、数字化”的职业营销新模式。一方面,固化“态U选”标准化动作,打造募育一体化经营模式,完善绩优组织成长路径,迭代升级绩优体系。另一方面,制定“客户分群、需求分层、服务分维”的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深化产品服务融合,深入推动“全家全险全保障”销售理念;同时,建设“芯训营”训练体系,搭建规划师和企业家两条成长阶梯,助推队伍能力快速成长。
太保寿险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蔡强表示,公司已经连续两年强调不做“开门红”、不做“保费搬家”,而是专注把每一天当成“开门红”,形成拜访、销售、招募的常态化模式。
今年6月,围绕外勤转型“芯”基本法为先导的“长航一期”圆满收官,正在推进的“长航二期”则围绕内勤转型组织变革为先导,目前赋能型总部的机构精简工作告一段落,部门减少了三分之一,相应的流程再造和省级机构部门精简优化有望在年底完成。
在产品端,今年8月,传统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从3.5%切换为3.0%,大部分险企的保费收入出现阶段性下滑,太保寿险三季度单月业绩增速较上半年明显放缓。但蔡强认为,预定利率切换期是推动产品转型、优化产品矩阵的机遇期,当前太保寿险的重点任务是要平稳推进原有产品的切换,优化保障类、传统型、分红型产品的配置。据蔡强透露,在预定利率为3.5%的产品停售后的两个月内,重疾险产品销售显著提升,目前重疾险产品的新业务价值占比接近30%。11月,公司还将推出全新分红险产品,未来分红险或将占到新销售产品比重的三分之一以上。
布局全新赛道助企业“穿越周期”
“长航行动”的成效是显著的,但中国太保作为行业头部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需更完备的业务体系和更宏观的产业布局。在寿险改革声量愈加凸显的当前,产险作为另一大业务增长曲线,也在加快“升级”步伐。2023年前三季度,太保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84.55亿元,同比增长11.8%;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756.68亿元,同比增长5.5%;非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727.87亿元,同比增长19.3%。
近年来,太保产险持续加强新技术风险研究,全面推动发展能力系统化、经营能力数智化和管理能力专业化等体系化能力建设进程。在车险经营方面,积极响应监管要求,加强费用管理、优化成本管控,并创新新能源车险专属经营模式,强化风险减量管理;非车险经营方面,持续深化客户综合经营转型,加强客户洞见,提供差异化产品及服务供给方案,强化客户续保能力。
其中,针对新能源车险经营普遍面临亏损的实际,太保产险总经理曾义表示,新能源车出险率高于燃油车出险率近一倍,2023年公司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超过100%。但从经营层面来看,公司对未来新能源车险实现盈利充满信心,并制定了“发展速度相对不要差、综合成本相对理想、业务结构必须优异”的经营策略。
与此同时,中国太保坚持客户导向,培育新动能。2023年,集团发布“352”大健康施工蓝图,管理式医疗产品和重点人群保险产品开发有序推进,“太保家园”“太医管家”“青青成长”等服务落地深化。公司已规划的13个“太保家园”将在今明两年陆续开业,重资产项目预计将扩张到15个左右,2023年上半年集团共举办了5415场次“试运营”活动,拉动新保保费70多亿元。中国太保副总裁、太平洋健康险董事长马欣认为,“大健康”必须做、值得做,从全行业来看,商保支付仍处于较低水平,健康医疗供给仍不丰厚,产服融合仍不深入,这都将成为保险企业的新机遇。
除“大健康”战略外,中国太保还在持续发力“大数据”和“大区域”战略。一方面,“大数据”战略围绕“数智太保DiTP规划”,建成投产两地三中心和一云多芯新云,基于大模型技术的数字化员工等智能化标杆投入应用,数据治理、网络和信息安全等基础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公司第一位数字员工已在审计条线正式落地;另一方面,“大区域”战略逐步构建在重点区域、重点中心城市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路径,聚焦保险供给、客户经营和区域协同,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构筑新的增长极,目前公司已建成大湾区科创、投资共享能力平台。
从中国太保的转型之路来看,“创新求变”最终要回归初心、回到规律、坚持长期,将客户价值、业务价值和社会价值摆在更关键的位置,围绕消费者最关心的领域,深入挖掘需求,提供服务保障,从根本上瓦解保险业盘根错节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