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亏损后迎来年内首个“盈利月”,奈雪的茶用扩张维持曝光率
大量新增的直营门店也亏掉了不少净利润。
连着亏了4年之后,奈雪的茶(02150.HK)终于传来了单月盈利的好消息。
8月5日晚间,奈雪的茶公告称,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约20.2亿~20.7亿元,同比减少5.43%~3.08%;经调整净亏损从上年同期的约1.45亿元扩大至约2.3亿~2.7亿元。同时,奈雪的茶强调,2022年6月,月度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实现盈利,成为年内首个“盈利月”。
值得一提的是,中期盈警发布后首个工作日,奈雪的茶早盘低迷,跌约5%。截至当日收盘,奈雪的茶报5.38港元/股,跌幅达4.78%。
年内单月首盈利
在奈雪的茶看来,6月份的盈利,是集团人力、租金等方面成本优化逐步取得成效的结果;而上半年的亏损,则是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导致收入受到影响,以及门店扩张带来的固定成本的增加。
“除疫情外,奈雪的茶上半年亏损与其单店盈利模式有关。”资深连锁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表示,6月实现盈利一方面是与当下的环境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五六月是茶饮消费的高峰期。
对于奈雪的茶而言,亏损已经成为一个难以撕下的标签。奈雪的茶此前递交的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期内亏损分别为6973万元、3968万元和2.03亿元,短短三年累计亏损额超过三亿元。2021年6月,奈雪的茶成功敲钟。然而,其2021年年报显示,上市9个月后,亏损达1.45亿元。
文志宏指出,奈雪的茶之所以亏损,根本性原因与其自身的高定位及模式有关。“奈雪的茶强调打造茶饮行业的第三空间,这意味着对产品质量、服务、门店环境体验等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也会进一步增加其租金成本及人工成本。”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银柿财经记者,奈雪的茶想要赚钱,最核心的难点在于如何平衡成本和支出之间的关系。“奈雪的茶本身成本是相对较高的,虽然利润水平整体单价较高,但市场发展方面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奈雪的茶2021年年报显示,其2021年员工成本为14.24亿元,占总收益的33.2%;其他租金及相关开支主要包括茶饮店的租赁,该项成本2021年达到了2.13亿元,占总收益的5.0%。也就是说,人力租金两项成本占到了总收益的三分之一。“奈雪的茶的房租及人力成本都相对较高,所以在营收没有较大变化的时候,显得租金和人力成本占比更高。”文志宏补充道。
不断扩张只为占据市场份额
与连年亏损对应的,则是奈雪的茶未曾停下的门店扩张步伐。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奈雪的茶共有904间茶饮店。此前奈雪的茶预计,2022年公司将继续新开350家门店,加大城市门店密度,提高品牌影响力,最终品牌门店将突破千店规模。而大量新增的直营门店也亏掉了不少奈雪的茶的净利润。
同时,奈雪的茶还在全面执行降价计划,旗下经典产品大幅降价10元,并推出了9~19元的“轻松”系列,还承诺每月上新一款低价产品。亏损之下,边降价边疯狂扩张,奈雪的茶在打什么主意?
“其实,不止是奈雪的茶,对于新式茶饮品牌而言,都必须通过不断地开店,以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从而获得足够的市场优势。”江瀚称,这也是新式茶饮的核心要义。
文志宏则补充指出,连锁企业的核心在于持续地成长,尤其是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如果不能继续成长,就很容易被资本市场所抛弃。“所以尽管在不断亏损,奈雪的茶也要通过开店的扩张方式以尽可能保持业绩的增长。”
事实上,为了增加营收,奈雪的茶也做了不少努力,如开设开店成本更低的PRO店、尝试机械制茶及引入更多数字化设备,以期减少人力成本。奈雪的茶二季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自研的“自动奶茶机”已投入超200家门店使用,还预计将于9月底之前如期完成其于全国门店的推广计划。
对于奈雪的茶而言,要想破除当前的盈利困境,江瀚建议道,一方面要破除高成本的压力,另一方面是用低成本的方式进行市场拓展。“未来,奈雪的茶可以通过优化门店面积来降低租金成本,并提升产品品质和优化产品结构,从而组合出更多不同价位的高品质产品。”文志宏补充道,同时,除了引入数字化设备降本增效,奈雪的茶还应思考如何通过营销方式来提升门店的客流和复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