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富联2021年日入半亿,进军新能源车领域能否摘掉代工厂“帽子”?
新能源车多个产品将于2023年量产。
3月22日,工业富联(601138.SH)发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公司2021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395.57亿元,同比增长1.8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10亿元,同比增加14.80%,基本每股收益1.01元,折合平均每天赚5500万元左右。
分业务看,2021年度,工业富联的云计算业务实现营收1776.94亿元,同比增长1.36%;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实现营收2589.66亿元,同比增长1.95%。工业互联网业务实现营收168.52亿元,同比增长16.92%。
同时,工业富联公告称,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5元(含税),分红总额近100亿元,已超过公司前两年分红之和。据统计,公司2019年与2020年分别分红39.74亿元与49.67亿元。自2018年上市以来,工业富联已累计现金分红115.01亿元,占公司三年累计归母净利润比例为21.72%。
大手笔分红的同时,工业富联还豪掷数百亿元买理财。工业富联表示,为充分利用自有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公司收益,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以自有资金投资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最高额度不超过476亿元人民币。工业富联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郭俊宏在今日的年度业绩报告交流会上表示,此举是为了提高公司资金使用率,以对冲宏观风险。
设备出货量突破重大关口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以及云计算,为工业富联两大核心业务,占总营收比重为58.9%和40.4%。
在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方面,工业富联在5G相关设备领域布局包括基站路由器、400G交换器、基站RU、小基站、移动路由器、家用路由器、5G模块及Open-RAN方案等产品。2021年,公司移动路由器产品高速增长,出货突破百万套,WiFi6/6E相关产品出货3000万套。
同时,工业富联投入多年的智能家居技术及产品也收效明显,目前完成研发及出货的智能家居产品涵盖4KOTT串流影音装置、Mesh家用无线网络、IP网络摄影机、智能门铃及智能音箱等产品。2021年,工业富联整体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继续超过1亿台,其中OTT串流影音装置出货量超过6000万台,稳居全球出货首位。
寻找新出路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富联的主营业务较为集中,而其在产业链的相对弱势地位,已使得公司整体业绩增长乏力,2021年,公司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和云计算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1.95%和1.36%,均不足2%。公司的毛利率也由2017年的10.14%降至8%~9%左右。
从客户看,2021年,工业富联前五大客户销售额达2849.5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5%,占比较2020年有所提升。据悉,工业富联的主要客户为阿里巴巴、亚马逊、苹果、戴尔、谷歌、华为、联想、微软等网络和云计算解决方案商。
工业富联也在急于摆脱“代工厂”的帽子,布局元宇宙、新能源汽车等新业务板块,以谋求打造第二增长极。2021年9月初,工业富联子公司深圳裕展3.78亿元收购深圳恒驱电机63%的股权,切入新能源车赛道,恒驱电机主要产品无刷电机为新能源车发展的关键瓶颈。
在3月23日的业绩报告会上,工业富联高管表示,公司将从汽车轻量化、省电化以及智能化需求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重点聚焦电驱电控的零部件、车联网跟智能车载、工业互联网赋能三领域。其中,多个产品将于2023年量产,包括公司与国际方案提供商大厂策略合作开发的智能座舱、采用公司高端精密制造技术生产的汽车马达、高压连接器等产品。
据悉,新能源车用AI运算单元方面,工业富联目前所设计生产的的L3/L4产品都已量产,L5产品也已进入排程。此外,工业富联2021年已协助新能源车头部企业如广汽埃安、中信戴卡、敏实集团等导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及数字化转型方案。
不过,银柿财经记者注意到,截至2021年年末,工业富联的研发人员的数量为2.59万人,相比2020年末的2.43万人有所增加,但研发队伍中专科、高中及以下学历人数合计占比高达61.5%,这与高科技公司的定位仍有相当的差距。
截至3月23日,工业富联上涨1.96%,报价10.39元/股,总市值为206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