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游戏业:在元宇宙的门口,找不到游戏版号的钥匙
2021年,国内游戏业整体、手游、自研游戏收入、游戏用户规模增速均下滑,或与整体监管氛围有关。
2021年,对游戏从业者来说,如坐过山车。
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等发布的《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21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965.13亿元,比2020年增加了178.26亿元,同比增长6.4%。
但是,2021年国内游戏业整体、手游、自研游戏收入的增速从2020年的20%、32%、26%降到了7%左右,游戏用户规模增速首次跌破1%,只有0.22%。
《报告》指出,游戏产业收入增速下降是受宅经济的刺激效应减弱、爆款游戏数量同比有所减少、游戏研发与运营成本增加等影响。
银柿财经记者回顾今年发生在游戏行业的大事后发现,游戏产业收入增速大幅下滑或与整体监管氛围有关。
最严的监管和最少的版号
2021年,游戏行业同时面临着“史上最严”监管和“历史最少”版号两座大山的考验。
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
这份堪称“史上最严”的监管《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等。
防沉迷新规颁布首周的周六晚上,#王者荣耀崩了#登顶微博热搜,阅读量一度突破8亿次,其间甚至还闹出“60岁花甲老太,凌晨三点排位用赵云拿五杀”等段子,一时间,“他人代刷人脸”“租号疯玩游戏”等问题再度引发关注。
腾讯游戏官微对此回应,已起诉或发函要求停止服务,呼吁尽快出台相关法规。六旬老太也被证明是确有其人。9月,中宣部等多部门约谈腾讯、网易等重点网络游戏企业和游戏账号租售平台、游戏直播平台。
随着防沉迷措施的进一步落实,监管措施已初见成效。据伽马数据11月份发布的《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约85.8%的未成年人在玩游戏过程中曾被防沉迷限制。预计2021年未成年人流水占比将低于4%,未来这一比例还将持续下降。
与此同时,国内对游戏版号审查趋严,亦成为绷在游戏从业者心头的一根弦。12月16日的游戏产业年会上,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杨芳宣布,明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将实施网络游戏正能量独立计划,但对于更受外界关注的版号重放却未提及。据悉,自7月22日起,游戏版号发放名单就没再更新过。
数据显示,截至12月16日,今年共计有768个游戏版号过审,作为参考,2020年是1408个,2019年是1570个,停发9个月的2018年是2105个。同时,今年的版号审批节奏从去年的每月约117个,收紧至64个左右。
此前有网易内部人士告诉银柿财经记者,由于版号有限,现在游戏公司都走“精品路线”, 更注重单款游戏的品质。此外,国内游戏版号的加强监管在客观上也加速倒逼了中国游戏企业的出海布局。
根据《报告》,2021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80.13亿美元,同比增加16.59%,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内游戏出海份额呈稳定上升态势。
爆款依旧不少,电竞迎来高光
尽管受到政策影响,但是今年仍有不少游戏脱颖而出,成为爆款。
游戏制造商开始打“感情牌”,怀旧元素在今年的爆款游戏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选择在六一回归的手游版《摩尔庄园》,上线8小时内注册用户飙升至600万,其火爆程度从互联网金句“人类最近一次集体大迁徙,是从王者峡谷搬到了摩尔庄园”中可见一斑。
9月,《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全平台上线,倚赖《哈利波特》IP,游戏上线首日便吸引全平台578万玩家下载。10月,《英雄联盟手游》正式开启公测,7天iOS下载量预估总计近300万。
除了新游频频出圈,电竞赛事也助力游戏行业迎来高光时刻。
11月7日,英雄联盟S11全球总决赛中,中国LPL赛区战队EDG以3∶2战胜卫冕冠军韩国DK战队。这场胜利给游戏行业带来了空前的关注度,赛事期间,相关微博热搜上榜数高达80个,当晚微博直播最高在线人数达到1亿,B站人气峰值更是接近5亿。在中国日报发布的#2021我们的精彩时刻#中,EDG夺冠被选为其中一瞬。

而就在EDG夺冠两天前的11月5日,杭州亚运会电子竞技小项设置正式公布,包括英雄联盟、王者荣耀(亚运版)、和平精英(亚运版)、炉石传说、刀塔2、梦三国2、街霸5和FIFAOnline4等8个项目,这意味着电竞首次成为亚运会正式竞赛项目。

事实上,早在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便批准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目,随着近几年电竞事业的火热,主流媒体逐渐转变对电竞的态度,地方政府则争相打造电竞之都。
据《2021年中国电竞运动行业发展报告》,2021年全球电竞赛事营收将达到10.84亿美元,到2024年这一数字将超过16亿美元。随着市场的成熟与规范,电竞将进一步加快数字体育与传统体育的融合,从而迈入新一轮的产业爆发。
下一站,元宇宙?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被热炒的元宇宙的风,也刮到了游戏行业头上。除电竞赛事外,同样能为游戏行业注入长期产业逻辑的,还有元宇宙概念。
自10月Facebook宣布更名为Meta、转型成一家元宇宙公司以来,元宇宙概念便引爆国内市场。按照扎克伯格的说法,元宇宙将是互联网的下一个重要篇章。在未来10年内,元宇宙将覆盖10亿人,承载数千亿美元的数字商务,并为数百万的创作者和开发者提供就业机会。
于是,几乎来自各行各业的公司都开始打出元宇宙的旗号。而依据元宇宙的定义——人们可以通过穿戴AR/VR设备进入一个由计算机模拟的三维世界,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投射在虚拟世界中,再加上现有影视剧的渲染,游戏与元宇宙的结合似乎变得理所应当,各类科技巨头、游戏开发商开始布局元宇宙。
腾讯提出“超级数字场景”并投资元宇宙游戏Roblox,字节跳动收购VR硬件Pico并推出元宇宙游戏《重启世界》,12月21日百度发布的首个国产元宇宙产品“希壤”也正式开放定向内测……
华安证券的研报指出,随着底层技术的突破,元宇宙有望形成新的生态圈和流量池,孵化新的消费品及内容。其中,游戏作为元宇宙雏形,也是目前上游硬件设备的主要应用场景,有望成为元宇宙核心受益标的。
不过,应当看清的是,目前元宇宙仍处于场景应用扩展的早期探索阶段,相关技术和内容尚待成熟。现实与电影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要想感受《头号玩家》般的游戏体验,还需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