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50亿,长龙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落地,将提升浙江航空制造能力
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维修发动机300台、产值超120亿。
作为浙江省内唯一的本土客、货综合运输航空公司,长龙航空在布局航空全产业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近日,长龙•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项目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50亿元,是浙江省2025年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的代表之一,已被列入国家“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和浙江省引领性重大产业项目,还是全国“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批复资金最高的项目。

长龙航空相关负责人告诉银柿财经,航空运输一直是高投入、低收益的行业,公司持续投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了降低日常维修成本,在航空运输主业的基础上发展航空智造、航空服贸,完善航空全产业链;从政府发展高端制造业的角度,浙江省、杭州市也对航空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
从2013年客运首航开始,长龙航空填补了经济大省浙江近十年无本土航空公司的空白,经过十多年发展,已从3架货机起步,成长为目前拥有74架客机、运营超660条国内外航线的中大型航司。这期间,长龙航空还成为杭州亚运会的官方航空客运服务合作伙伴。

完善航空产业链
据长龙航空相关负责人介绍,长龙•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项目是长龙航空百亿级总部基地的二期工程。
新项目的建设起止年限为2025年—2029年,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38亩,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航空发动机维修厂房、试车台、动力中心及研发、培训等基础配套设施,覆盖飞机发动机维修、航空培训、航空创新等支持性配套产业。
目前长龙航空总部基地项目一期工程涉及的大型维修机库及配套机坪一期、研发楼已建成投用,填补了浙江省和杭州机场暂缺大型维修机库的空白。此外,一期项目包含的维修机库及配套机坪二期、配餐楼、实训楼已全面开工,将于2025年竣工投产。

这个百亿级的总部基地建设,对长龙航空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建设总部基地,可以承载更多具体项目落地,如二期再制造中心就涵盖了飞机维修、飞机发动机的维修再制造,还有主要零部件的维修再制造等;把总部基地作为承载航空产业发展的载体,才能‘筑巢引凤’,将其他单位和上下游的一些龙头企业聚拢起来,共同把航空产业链条搭建好。”长龙航空相关负责人表示,航空发动机维修再制造基地的建设,就是完善航空产业链的核心。
为争取项目落地,长龙航空前期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一方面是与航空发动机制造商沟通得到维修授权意向;同时与地方政府积极沟通,在土地、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得到了杭州市的大力支持。”
目前长龙航空也具备进一步完善航空产业链的条件,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为主运营基地的中大型航司,再制造中心项目会起到明显的产业链集聚效应。参考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完善的航空产业链都是在大型航空公司(国航、东航、南航)带动下聚集,其中主基地航司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公司的长远发展来看,布局航空再制造中心项目投资大、回报周期长,这需要有足够的战略定力。长龙航空相关负责人表示,“投资该项目,公司并不是从短期的收益来判断,更多还是从业务拓展和航空产业链布局来考虑。”
在全国范围内,该项目建成后将是全国第五家同类型航空发动机大修厂,意味着拥有9个民航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超8000万人次的浙江,有了自己的飞机维修厂。对长龙航空来说,将不用为今后飞机维修业务的市场规模发愁。
长龙航空董事长刘启宏表示,我们的发动机维修一直以来依赖外地,在杭州每年大概有100架飞机,要到新加坡、马来西亚、上海、成都等地进行发动机维修,不仅十分不便,也使浙江航空制造业产业链有了缺口。
“希望能弥补这一短板,推进浙江深入融入国产大飞机产业链。”
长龙航空相关负责人表示,行业内将飞机检修分为ABCD四档,其中A级最简单,D级最复杂。发动机维修属于D级,每五六年要进行一次,且需要在特定的维修基地进行,每次维修费用达到数百万美元。
因此,航空发动机维修将拥有不错的市场前景。长龙航空预计,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维修发动机300台、产值超120亿元,将带动航空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
补上航空制造短板
在航空产业内,发动机维修不仅门槛高、技术要求高,更是属于高端制造业。
长龙·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开工的另一层意义,在于能推动浙江深入融入国产大飞机产业链,辐射带动临空航空高级别维修、高端制造、航空服务及科技研发等上下游产业资源集聚,形成航空制造产业协同发展的规模效应。
该项目选址在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瓜沥板块,落地后将联动上下游产业链,吸引更多高端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到来。
长龙航空相关负责人告诉银柿财经,再制造中心项目带动的产业链集聚效果明显,包括国内、国外的各种与飞机相关的零部件厂商都可以在此设厂,推动整个板块的高端制造升级。
长龙·航空发动机维修再制造基地的开工,也是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技术赋能、政策红利和产业协同,能提升区域经济价值。
随着国产大飞机产业链的完善,维修基地的本地化与智能化竞争加剧。在该项目落后后,作为全国17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之一,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将补上航空制造的短板。
业内人士认为,在全国范围内,此前杭州的制造业规模并不占优势,但是通过航空制造、复合新材料等高精尖领域的持续发展,可以让杭州制造业走上“高端取胜”的发展之路。
目前在杭州钱塘新区,已经有了大飞机工厂,集聚了以西子航空、艾美依航空、华瑞航空等为代表的一批航空企业,涵盖航空零部件、金属机体制造、复合材料机体制造、大飞机装备、航空座椅零部件等环节的大飞机研发、制造产业链。
等到长龙•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浙江省最大、华东地区主要的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填补浙江和杭州高附加值维修产业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