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措施支持企业纾困拓市,浙江启动“货通全球产业带出海计划”
根据“平台+产业”双向赋能行动安排,浙江将推动10000家外贸企业入驻电商平台拓展内销,培育20个以上内外贸一体化产业集群,培育1000家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
4月22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阿里巴巴集团在阿里园区共同举行“货通全球产业带出海计划”启动仪式,相关出口贸易企业共500余人参加活动。
银柿财经从现场了解到,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平台搭桥、企业参与、政府助力,联手共同应对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困难挑战,全力以赴稳外贸、拓市场,助力更多企业“品牌出海、货通全球”。

杭州澜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澜鲸”)负责人谢祎参加了这场启动仪式,这几天他还跑了一场出海欧洲的招商会,当时现场7大欧洲电商平台齐聚分享政策。据了解,杭州澜鲸主营跨境电商业务,产品覆盖遥控类玩具、家用日用品等,其中美国市场占销售额的20%~30%。
“现在T86政策还未完全落地,产品还是正常小包直发到美国,最近还出现了抢购潮。”他预计,再过几天政策即将落地,美国市场销售增长的势头可能会发生变化。
谢祎介绍称,目前公司的计划是在日韩、中东、南美这些市场寻找新的机会和增长点,“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在不同市场表现有所区别,比方说我们要拓展南美市场,那么可能会更依赖于在该地市占率相对比较高的平台。”
“美国市场发生变化后,浙江有部分外向型企业面临困境,比如承受着商品积压、订单减少、成本上升等多重压力。”启动仪式现场,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帮助外贸企业开辟多元化市场,解决海外商品积压库存回流的问题,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化解挑战。
为支持企业纾困拓市,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迅速推出“五个一”应对举措。据现场介绍,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将优化一套流程,让企业准入更便捷。加快推动外国(地区)护照认证,对7类境外证件全部开通在线实名认证,为外资企业登记提供便利化服务。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还将开辟一个绿通。对于涉及强制性认证的输美出口转内销产品,开辟绿色通道,优化认证程序,推动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同时,将建立一个预警体系,建立完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体系,助力企业提前识别技术壁垒,关口前移主动应对,破解产品出口难题。用好一个中心,依托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指导企业加强国际专利、商标的前瞻布局。
在部署一项整治方面,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还将加强港口收费监管,重点整治价格欺诈、价格串通、违反政府定价规定或提高收费标准等行为,严防港口乱收费,保障出口企业合法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系列举措的一项重要行动,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筹划开展“平台+产业”双向赋能行动。浙江省将重点培育25个消费品产业集群,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深度融合,形成聚合优势。
根据行动安排,将推动10000家外贸企业入驻电商平台拓展内销,培育20个以上内外贸一体化产业集群,培育1000家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实现重点产业集群销售额增长8%以上。
为此,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平台企业定制“四大举措”,分别是打造平台入驻直通车、畅通外贸产品回流渠道、给予平台流量定向扶持、提供跨境出海服务套餐。
比如,指导平台简化协议规则,优化入驻流程,并开设线上“外贸专区”,建设产业带“选品中心”;推动外贸回流商品集中量采,开展“千名主播选千品”等活动;推出跨境支付、海外仓储、数字营销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帮助广大中小商家借助平台赋能,加速企业全球化布局,特别是非美市场的开拓深耕等等。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发挥平台经济和产业集群经济优势,帮助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拓展新兴市场,打通国际国内双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