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步入“四万亿”时代,行业马太效应加剧
仅过了半年多,ETF市场就迎来了第四个一万亿。
国内ETF市场已经步入“四万亿”的时代!
同花顺iFinD显示,截至4月17日(下同),ETF市场共计有1140只产品,总市场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达到40048.18亿元。
国内ETF市场首次跨过三万亿元大关是在2024年9月26日,意味着仅过了半年多,ETF市场迎来了第四个一万亿。
从历史数据看,ETF规模在近年来加速扩容:2004年,行业首只ETF诞生,但行业的首个一万亿直到2020年10月才出现,时隔16年;2023年8月,第二个一万亿来临,相隔近3年;而第三个一万亿则在2024年9月达到,仅过了1年出头;如今,第四个一万亿,仅过半年多就已“杀到”。
从类别看,股票型ETF是绝对主力。数据显示,规模上,股票型ETF合计贡献2.95万亿元,占比73.6%;数量上,股票型ETF共计921只,占比高达80.8%。
此外,跨境型ETF共计145只,总规模4977.47亿元;债券型ETF共计29只,总规模2392.05亿元;货币型ETF共计27只,总规模1738.37亿元;商品型ETF共计17只,总规模1465.58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ETF市场快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包括“国家队”在内的各路长期资金借道ETF入市。此前,银柿财经根据基金2024年年报数据统计发现,截至2024年年末,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汇金投资”)及其全资子公司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汇金资管”)共持有23只ETF,持有总份额3098.41亿份,按照2024年末基金份额净值计算,汇金投资与汇金资管合计持有市值就达到1.44万亿元。
另一方面,近年来,在交易所、指数编制机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多方协作下,在各路基金公司一轮轮的ETF发行大战下,ETF投资便捷、低成本的优势已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接受。
同时,指数品种日益丰富,ETF创新品种迭出,市场覆盖日臻完善,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目前,无论是资产配置或是交易需求,ETF已能满足大多数投资者的需求。
不过,虽然ETF整体市场快速发展,但行业并未“一荣俱荣”,马太效应反而加剧。以921只股票型ETF为例,同花顺iFinD显示,目前市值超过千亿元的仅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等6只,市值在百亿~千亿元之间共39只,合计占比仅4.9%;而当前规模尚低于1亿元的迷你ETF却有269只,占比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