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开支增加,1.33亿项目“打水漂”,长春高新营收净利罕见双降
中国银河研报指出,金赛药业处于关键转型期,公司以生长激素为基石,向妇儿健康领域延伸。
4月21日,长春高新大跌,当日报收87.1元/股,跌幅5.27%。此前,长春高新(000661.SZ)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公司业绩出现显著的同比下滑。
具体来看,年报显示,2024年长春高新实现营业收入134.66亿元,同比降低7.55%;实现归母净利润25.83亿元,同比降低43.01%。罕见出现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同时下滑。
从利润表看,销售、管理和研发三大费用的增加侵蚀利润,是此次净利润同比下滑的重要原因。2024年,长春高新发生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44.39亿元、12.02亿元和21.67亿元,同比增加11.81%、25.59%和25.75%。同期这三类费用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分别同比增加5.71个百分点、2.35个百分点和4.26个百分点。
长春高新在年报中对费用波动进行了解释。销售费用方面,长春高新在年报中提到,公司持续增强销售队伍人才引进及合规建设,进一步加快推进产品销售推广工作。
管理费用方面,长春高新称,随着子公司金赛药业新BU管理架构的调整及相关下一级子公司的设立,相关费用在会计处理方面较以前年度有所变化,导致管理费用有所提升。
另外,研发投入及费用的增加主要是子公司金赛药业加快推进新产品研发工作,持续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并持续优化提升人员效率,从而使得人员人工及研究开发投入增加所致。
长春高新在年报中披露的研发人员及薪资情况显示,2024年末长春高新有研发人员1264人,较2023年末的1329人减少4.89%。但从研发费用下细分的人员人工支出看,2024年人员人工约7.2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72亿元增加26%。
除了三大费用外,长春高新2024年资产减值的增加也影响利润。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发生资产减值损失3.37亿元,同比翻倍。开发支出减值或是重要原因。长春高新在年报中提到,公司综合考虑长效生长激素美国申报项目最终确定的临床试验要求、对应的预期投入及时间进度等因素,决定终止该项目,对于已经资本化的1.33亿元开发支出全额计提减值准备,并于本期核销,相应减少公司本年度营业利润1.33亿元。
从子公司情况看,长春高新主营生长激素的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2024年实现收入106.71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3.73%;实现归母净利润26.78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40.67%。从事疫苗业务的百克生物实现收入12.29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32.64%;实现归母净利润2.32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53.67%。
不难发现,生长激素的增长颓势仍是此次业绩下滑的一个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还有,2024年末长春高新药品库存量大幅增加。年报显示,2024年末公司账面库存商品有5.04亿元,同比增加72.06%。从年报披露无法看出增加的库存的结构。这背后是否预示着生长激素的销售不及预期?对相关问题,银柿财经询问了长春高新方面,截至发稿未能得到正式回复。
华安证券研报显示,生长激素的市占率逐渐提升,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金赛药业尽管仍占据市场份额优势,但其过去的垄断地位不再。
中国银河此前的研报指出,金赛药业处于关键转型期,公司以生长激素为基石,向妇儿健康领域延伸。然而目前成果及前景仍不明朗。同时,长春高新也在开拓海外业务,但目前来看规模较小。2024年公司国外收入约1.3亿元,同比增加137.4%。
2025年一季度,长春高新实现营收实现营业收入29.97亿元,同比下降5.66%;归母净利润为4.73亿元,同比下降44.95%。一季度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率无论较上年同期还是2024年全年均仍在上升,一季度88.22%的毛利率较2024年及上年同期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