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筑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升,加“数”跑出文化产业新场景
一季报显示,风语筑实现营收利润双增,多项关键数据呈上扬态势,业务能级显著跃升,展现出雄厚的数字化底蕴和广阔的成长空间。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开赛。比赛现场,由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风语筑”)战略合作伙伴松延动力研发设计的机器人“松延动力N2”,因健步如飞的“小孩哥”形象迅速火爆出圈,并获得亚军的骄人成绩。

赛事成绩的背后,是人形机器人产业从实验室走向实用场景的关键转折,亦标志着风语筑(603466.SH)在该领域迈出坚实步伐。“公司将积极拥抱AI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技术,聚焦AI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与数字场景深度融合应用,推动展览展示与文旅体验智能化升级。”在近日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中,风语筑方面称。
作为中国数字文化行业龙头企业,风语筑正借助前沿科技加“数”跑出新优势。据4月17日发布的2025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多项关键数据呈上扬态势,业务能级显著跃升,展现了雄厚的数字化底蕴和广阔的成长空间。
一季度净利润暴增368.25%,现金流转正
“风”代表风向标,“语”代表话语权,“筑”代表资本市场地标性建筑,此前,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李晖曾如此定义“风语筑”名字的内涵。
2017年10月,风语筑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成为中国数字展示行业首家A股主板上市公司。公司产品及服务广泛应用于数字展示、城市文化体验、数字文旅、商业展览及新零售体验、广电MCN及数字营销等众多领域。
营业收入是衡量公司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报告显示,2024年,风语筑营业收入为13.76亿元,业务规模稳步扩大,为数字创意产业和体验经济注入全新势能。
紧跟着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了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发展成绩亮眼。其中,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29.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27.44万元,同比增长368.2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967.93万元,同比增长362.57%。风语筑方面表示,利润增加主要系完工项目增加所致,这也进一步证明公司核心业务市场竞争力提升。
利润增加带来基本每股收益大幅提升,从上年同期的-0.01元/股增长至本报告期的0.07元/股,同比增长达800.00%。这对股东而言无疑释放了积极信号。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与行业竞争压力,公司坚持‘现金为王’的财务理念,全面强化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对高风险账款和长账龄款项实行专项催收,进一步优化资金流动性。”风语筑在2024年财报中指出,在业务承接环节,公司严格执行项目筛选标准,杜绝垫资项目,优化业务入口管理机制,确保资源高效精准配置于高回报项目;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公司进一步强化投入产出比分析,建立动态成本管控体系,严抓结算与回款流程。
2024年,公司销售回款18.13亿元,较去年增加5,956.19万元,销售收现比提升至131.72%。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一季度,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转正,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报告期为2343.96万元,上年同期为-2.20亿元,同比增长110.64%,资金状况得到改善。
深化传统主业龙头优势,打造千座数字化体验空间
近年来,数字文化产业取得高速成长,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目前这一业态得到国家多项政策支持。中央两办、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相继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和《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并提出推进智慧旅游融合创新发展,开展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推荐遴选暨培育试点工作。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风语筑积累了丰富的数字展示创意服务经验,公司业务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客户多为各地政府部门和城投公司等。
截至目前,风语筑已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了上千座数字化体验空间,涵盖了各类型细分应用场景,包括城市规划展示馆、园区展示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党建展馆、企业展厅、大数据展厅、科普教育等各类主题体验馆以及校史馆等特色主题馆。

2024年,公司高质量打造“朱熹文化馆”“蔡志忠美术馆”等文化体验项目,依托央视IP打造“非遗里的中国”“艺术里的中国”等新文旅消费场景,将传统文化IP与沉浸式交互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文化体验+数字消费"的复合场景生态。
同时,公司打造的“合肥城市记忆馆”、参与运营的“二十四节气馆”“苏州未来科幻馆”等项目吸引大量游客体验,成为文旅消费新热点,构建起文化体验经济的新增长极。
“通过空间叙事的创新表达,更通过‘IP孵化-场景构建-运营增值’的闭环体系,公司成功将静态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态消费场景,为区域文旅产业升级注入全新动能。”风语筑指出。
据介绍,公司打造的多个城市更新项目已入选“中国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典型案例”。依托在文化科技融合领域的持续创新与卓越实践,公司还入选“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并获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授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融合发展VR/MR、AIGC,加速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今年1月,由风语筑与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合作出品的全球首个以圆明园为主题的3A级画质VR大空间体验项目——《梦回圆明园》正式启幕。
据了解,该项目运用先进的虚拟引擎技术,通过1:1数字化复原,使观众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圆明园之中,并将助推国内文旅产业全球化出海,加深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互鉴。

国盛证券在研报中分析指出,国家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进程中,风语筑作为行业龙头有望受益于产业拓维发展带来的市场扩容,创新业务与新技术应用具备潜力。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AIGC、Sora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生产方式。培育VR/MR、AIGC融合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挖掘数字化文旅消费新场景的发展机遇,风语筑探索科技赋能文旅场景的脚步始终没有停下。
今年3月,风语筑正式宣布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以研究院为开放平台,吸引更多人形和仿生机器人企业共同开发、生态合作。
李晖近日在上海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公司将在具身智能研究方面大手笔投入,在过去强调用VR重现历史肌理的基础上,完善以具身智能创造沉浸交互的业务格局。
风语筑表示,未来,在创新交互体验方面,公司将借助具身智能的高精度传感器和感知算法,提升智能体对环境信息的感知能力,实现更加精准的环境识别和人物动作捕捉;通过强化学习和深度学习融合的决策与控制算法,让智能体在与观众交互时能够做出更智能、灵活的反应,为观众提供更加生动、自然的互动体验。
同时,在拓展应用场景方面,公司拟将具身智能技术应用于新文旅消费场景,开发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比如,打造智能导览机器人,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导览服务;开发具有情感交互功能的虚拟角色,让游客在参观过程中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
展望2025年,风语筑方面表示,在经济发展基调基本确定的背景下,第二轮存量更换周期即将到来,叠加更新换代政策等多重利好,此外,国家化债政策的出台也有效促进公司应收账款回款。公司将积极抓住机遇,继续大力拓展数字新文旅业务,持续引领文化体验经济的创新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