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300ETF规模突破万亿元!近7个交易日“吸金”超千亿
以“国家队”为首的各路资金仍在抄底。
刚过完20周岁“生日”的沪深300,再次成为A股唯一跟踪ETF规模突破万亿级别的宽基指数。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4月15日,全市场24只沪深300ETF总规模达到10038.67亿元,这是继2024年9月底后,沪深300ETF时隔半年再次站上这一规模量级。其中,华泰柏瑞、易方达、华夏、嘉实旗下4只千亿级别“巨无霸”占比超过95%。
4月7日以来,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国家队”为首的各路资金大举抄底,沪深300ETF仅7个交易日内净流入资金超千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家队”的持续加仓对提振市场信心意义重大,或将吸引各路资金持续流入具备规模大、费率低、流动性好、风险收益特征鲜明等优势的宽基ETF。
再次站上万亿大关
4月15日,全市场24只沪深300ETF总规模突破万亿元门槛,达到10038.67亿元。
这距离上一次沪深300ETF站上万亿关口已时隔半年。2024年9月底,沪深300ETF总规模在“9·24”行情冲击下首次突破万亿大关,随后持续小幅缩量。“蓄力”半年后,如今再次突破万亿级规模。
其中,华泰柏瑞、易方达、华夏、嘉实旗下4只千亿级别“巨无霸”合计规模达到9572亿元,占全市场沪深300ETF总规模超95%。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达到3648亿元,易方达、华夏、嘉实旗下沪深300ETF规模分别达到2513亿元、1806亿元、1605亿元。
沪深300指数也再次成为国内首个跟踪ETF的规模突破万亿级别的宽基指数。据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4月15日,全市场宽基指数ETF总规模为21547.43亿元,其中沪深300ETF规模占比达到46.6%,接近整个宽基ETF市场的半壁江山。
值得一提的是,沪深300指数于2005年4月8日发布,“宽基一哥”近日刚刚过完“20岁生日”。华泰柏瑞基金指出,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以不足6%的个股数量,贡献了全部A股56%的总市值、60%的营业收入和81%的净利润(数量、市值截至4月10日,营收、净利截至2024年三季报),足见成分股质地出众、龙头效应显著,是中国核心资产的一张代表性名片。同时,在A股上市公司分红蔚然成风的趋势下,目前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中有超200家披露了2024年度现金分红方案或预案,年度累计分红总额超过1.5万亿元,约占同期同口径下全部A股现金分红总额的85%。
“国家队”带头抄底
4月7日A股“黑色星期一”以来,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国家队”带领各路资金进场抄底,推动沪深300ETF规模爆发式增长。据同花顺iFinD数据,4月7日至4月15日,全市场24只沪深300ETF合计净流入资金1000.76亿元。
其中,4只“巨无霸”猛烈吸金,据同花顺iFinD数据,4月7日至4月15日的7个交易日内,华泰柏瑞、华夏、易方达、嘉实旗下4只沪深300ETF分别净流入资金337.46亿元、261.31亿元、244.95亿元、163.56亿元。

而且,当下这轮抄底或还远未结束。4月16日A股尾盘,华泰柏瑞、华夏、易方达、嘉实旗下4只沪深300ETF再次放量,据同花顺iFinD数据,4只沪深300ETF当日总成交额达到235.73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4月15日)的105.55亿元翻了一倍不止。
4月7日,中央汇金公告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同日,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多家央国企也同步公告增持。
不仅是近段时间,整个2024年,“国家队”都在持续抄底沪深300ETF。银柿财经据近期披露的基金2024年报数据统计,2024年,中央汇金合计增持华泰柏瑞、易方达、华夏、嘉实旗下4只沪深300ETF约1534亿份,截至2024年底,对上述四只沪深300ETF持仓比例分别达到69.67%、73.75%、81.81%、78.73%,合计持仓规模达到6905亿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央汇金A股持仓规模具有显著的逆势增持特征,尤其是在市场低迷期间,中央汇金加码A股配置,对稳定市场、提振信心具有重要积极的作用。中长期来看,除了中央汇金之外,各路增量资金也持续加码流入,将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压舱石”资金,而具备规模大、费率低、流动性好、风险收益特征鲜明等优势的宽基ETF,有望逐步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首选。
不过,沪深300指数“宽基一哥”地位持续巩固的同时,沪深300ETF赛道的头部化格局也逐渐清晰,市场“冷热不均”。截至4月15日,除“四大金刚”外,其余20只沪深300ETF合计规模仅有466亿元,占市场总规模比例不足5%。这些沪深300ETF吸金能力也明显较弱,自4月7日以来,有13只沪深300ETF出现资金净流出,其中广发、南方旗下2只沪深300ETF近7个交易日内净流出超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