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源资本符绩勋:对AI的长期发展有信心 就像当年的互联网一样
行业的潜力需要时间周期验证,需要做市场化、做商业闭环。
在4月16日举行的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上,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就大模型是否存在泡沫这一热点问题作出深度回应。他指出,凡是行业想发展,必然是有泡沫的,对于特别冷淡的行业是很难快速发展的。对此,他提出三大核心思考维度:当前大模型行业是否存在泡沫?若存在,泡沫程度是否处于心里可接受的阈值内?以及判定泡沫过度或可承受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符绩勋以互联网行业发展历程为参照,回溯2000年前后互联网泡沫破裂时市场的萧条景象。尽管当时一片低迷,却孕育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BAT)等行业巨头。他借此强调,行业的潜力需要时间周期验证,需要做市场化、做商业闭环。
谈及大模型投资策略,符绩勋坦言,过去两年大模型领域虽热度空前,但纪源资本并未贸然入局。其主要原因在于不能清晰地看到或理解最终的商业闭环模式。加之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在分化走势的背景下,大模型的变现能力受到诸多限制。“不过,我对AI的长期发展持有信心,就像当年的互联网一样。”
随着DeepSeek的崛起引发全球关注,国内外都在积极拥抱这一技术。符绩勋表示:“如今,我认为技术层面的差距已逐渐缩小,AIAgent等应用开始崛起,大量AI应用涌现。AI本质上更具工具属性,需要依托具体的产品作为载体,如软件、应用程序、机器人或具身智能设备等,才能实现智能化功能。因此,我认为现在是很好的AI应用的元年。”
在创新能力对比上,符绩勋指出,美国在从无到有的开创性创新上表现卓越,而中国在应用层面的迭代与微创新能力更为突出。以近期备受关注的Manus为例,其发展势头良好并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由此可见,AI领域蕴含着众多发展机遇,符绩勋称,纪源资本“在出手(投资)的过程中”。
除了软件和AIAgent等领域,具身智能也是当前热议的焦点。符绩勋谈道:“在探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时,我与小鹏、小米等企业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交流发现,明确应用场景是关键。我认为,工业领域存在大量适合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他说,当前工业生产面临劳动力短缺、效率亟待提升等问题,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的商业化落地具有较大潜力,基于此,纪源资本也在考虑相关布局。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市场对具身智能的追捧可能导致行业过热形成泡沫,但凭借过往应对行业波动的经验,我们并不畏惧此类挑战,并且具身智能与大模型的发展情况存在差异,需要区别看待。”符绩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