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创新高 多家OTA平台发布出行数据
短途游、周边游是本次清明假期出游的主旋律。
清明小长假落下帷幕,文旅市场迎来强劲复苏,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再创新高。多家权威机构与在线旅游(OTA)平台相继发布数据,全方位展现了假期文旅消费的新趋势与活力。
4月7日,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发布数据,清明节3天假期,全国国内出游达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攀升6.7%。与此同时,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清明3天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7.9亿人次,日均2.64亿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7.1%,刷新了清明假期出行量纪录。
综合各大OTA平台数据来看,短途游、周边游是本次清明假期出游的主旋律。清明假期周边游订单量大幅增长136%,出游时长3天以内的游客占比超70%,44%的游客选择自驾出游。全国各地将历史文化街区、商圈以及重点旅游村镇,打造为集餐饮、住宿、购物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吸引大量游客前往体验。
携程:民俗赏花古镇游升温,景区周边酒店涨价
携程(TCOM.US)发布的2025年清明假期出游数据显示,赏花游订单量环比增长45%,多个山岳类景区热度持续飙升,带动乡村旅游订单量显著上扬。“轻户外”休闲模式风靡,短途徒步、亲子登山等低门槛活动,成为家庭出游的热门之选。

假期期间,景区周边酒店价格水涨船高。天柱山景区周边酒店均价环比前一周上涨28%,潜山市酒店均价涨幅近四成;青城山景区所在的都江堰市,酒店均价环比上涨39%;武夷山天游峰景区周边酒店均价环比涨幅近20%。
乡村旅游同样人气爆棚,从江南古镇到西南梯田,从非遗手作到花海摄影,境内乡村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0%,民俗、赏花和古镇游三大主题备受欢迎。洛阳牡丹文化节、林芝桃花节、天津海棠花节等节庆活动,拉动当地搜索热度环比实现双位数增长。
携程度假农庄相关负责人表示,清明假期作为春季出游的关键节点,推动旅游业者深化“节气+文旅”融合模式,提升旅游体验。以澜沧老达保联营店为例,为游客提供梯田采摘、山间挖野菜等特色活动,既增添了旅途乐趣,又契合中高端亲子客群对品质旅行的追求。
去哪儿:“银发经济”崛起,偕老游热度攀升
去哪儿大数据表明,尽管清明仍以短途游、周边游为主,但借助“年假+”拼假模式,长途出行增长势头强劲。去哪儿平台清明假期国内热门城市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0%,热门城市酒店预订量也实现两位数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清明假期在各节假日中,老年人酒店预订占比最高。今年清明,老年人入住酒店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超三成,成为增幅最大的群体。

为满足老年游客的出行需求,不少景区纷纷优化配套设施,增设无障碍通道、缓坡、无障碍厕所,在游客服务中心开辟老年人绿色通道。泰山景区投入“登山助力机器人”,助力老年游客挑战五岳之首;银发旅游列车采用4人包间设计,铺位加宽8厘米,并配备防滑洗手间与坐便器扶手,保障老年游客出行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宁夏中卫的旅游大巴配备血压监测仪和紧急呼叫装置。
此外,去哪儿平台上“年轻人+老年人”偕老游预订量同比增长16%。在以老年人为主的旅行团中,年轻人和长辈之间互帮互助,营造出温馨的旅行氛围。
途牛:短途游热度不减,出境短线游受捧
途牛(TOUR.US)发布的《2025清明出游消费盘点》显示,周边游主导清明旅游市场,出游人次占比达40%。在行程安排上,近50%的用户选择2-3天的短途游。广州、上海、珠海、三亚、北京等城市,成为周边游热门目的地。

登山、徒步、探访古迹是假期出游的热门方式,“名山胜景+文化寻踪”成为清明出游热门主题。途牛“重庆-武隆4日游”“普陀山1日游”等包含自然景观与文化遗迹的短途跟团游产品,热度急剧攀升。
在出境游方面,短线游更受游客青睐。日本、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泰国、韩国等成为热门出境游目的地。出游主题上,海岛自由行与日本赏樱游热度居高不下。3月中旬至4月初是日本樱花盛开期,途牛“日本富士山-大阪-东京8日游”成为清明期间日本赏樱热门线路,该线路精心安排富士山河口湖、大阪城公园等赏樱胜地,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樱花隧道、夜樱观赏等特色活动。海岛游方面,途牛“巴厘岛自由行”“马尔代夫海岛自由行”等产品同样热度不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