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遭遇“黑色星期一”,多家券商期待内需政策加码
“对等关税”政策波及下,全球股市均出现震荡。
4月7日,清明节假期后首个交易日,在美“对等关税”政策影响下,A股迎来“黑色星期一”,三大股指悉数开跌。上证指数低开4.46%,深证成指低开5.96%,创业板指低开6.77%。盘中上证指数一度失守3100点位,跌7.24%,深证成指跌9%,创业板指跌11.07%。
据同花顺数据,截至4月7日上午收盘,上证指数跌6.34%,深证成指跌8.01%,创业板指跌9.74%,全市场5211只股票下跌。
此前的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包括对中国大陆额外加征34%关税。
4月4日,中方11箭齐发,坚决反制美国加征的“对等关税”。其中,中方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4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评论文章《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其中提到,近年来我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对美出口占全部出口的份额已从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对美出口下降不会对整体经济造成颠覆性影响。
“对等关税”政策波及下,全球股市均出现震荡。4月7日早间,日经225指数一度跌超8%,创下2023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韩国综合指数低开,一度跌超5.5%。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开跌7%。

美股方面,4月3日至4月4日,美股三大指数大幅下挫,标普500指数下跌超10%,跌破5100点;纳斯达克指数暴跌12%,道琼斯工业指数跌超9%。
兴业证券分析师指出,对等关税幅度远超市场预期,中国宣布对美加征关税、限制美企投资等多条反制措施,全球贸易博弈阶段开启。
平安证券表示,可以预见的是,本次美国推出的大规模关税措施,将使得我国全年完成5%左右实际GDP增速目标存在压力,但中国宏观政策“有预案”“有共识”,内需有巨大的空间和潜力。可以期待的是,中国政策或将更聚焦“做好自己的事”,以改善民生为切入点促进国内消费回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激发经济内生活力。
A股方面,银河证券观点显示,短期来看,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或对上市公司基本面预期产生一定扰动。出口依赖度较高的行业可能受到更大冲击。同时,市场不确定性和避险情绪阶段性上升,资金或转向防御性板块和内需主题。中长期来看,A股市场走势仍取决于国内基本面的修复态势。当前国内经济延续边际改善,政策有望持续加码。随着市场逐步消化关税政策,中国经济自身的韧性持续显现,A 股市场有望在长期中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平安证券还指出,关税落地后,海外市场均出现较大幅度回调,外需不确定性增加,内需重要性凸显,期待后续增量政策出台。世纪证券亦表示,后续预计中国政府将积极应对美国关税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内需政策的刺激力度,建议关注食品饮料、餐饮旅游相关板块。
截至目前,多家A股公司回应对等关税影响。天振股份(301356.SZ)称,公司美国工厂规划产能2000万平方米。美国工厂生产经营的部分原材料、设备和备品备件涉及从其他国家进口的,会受到关税政策的影响。
富岭股份(001356.SZ)提到,公司向美国地区销售的产品仍然主要来自中国生产基地出口。美国的关税对公司的经营仍然具有较大影响。“对等关税”的征收将加大对公司经营的不利影响。
有部分公司称已提前准备。迈瑞医疗(300760.SZ)4月4日称,长期以来,公司密切关注美国对华关税政策,积极研讨并实施应对方案。在今年初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两次10%关税生效前,公司已提前根据意向订单在美国前瞻备货,因此今年美国销售的产品并不受到本轮关税影响。
迈瑞医疗还提到,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公司销往美国的产品便被开始加征关税,但这并未影响公司美国市场的拓展。2018-2023年美国业务的复合增速达到了10%,目前美国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约6%。
华利集团称,具体的关税落地还需等后续的信息。以往关税都是由品牌客户(进口商)承担。这次关税如果大幅提升,品牌客户若全部或大部分转嫁给消费者,很可能会影响部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品牌客户也可能会跟制造商讨论成本问题,但制造商的净利润空间有限,不同盈利能力的制造商面临的压力会有差异。公司在对美出口上已经有一定的布局和准备,希望能尽可能减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