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董事会主席刘成云首次亮相,绿城要打造“好房子”提高竞争力
“杭州市场今年很热,超出了我的想象。”
3月31日下午,绿城中国(03900.HK)举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该公司新任董事会主席刘成云公开亮相。
此前的3月27日早间,绿城中国宣布,张亚东因工作安排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刘成云被委任为董事会主席。绿城由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刘成云现年56岁,正高级经济师。从个人履历来看,他是中交系统内培养出来的干部,过去的工作经历基本在中交集团内。
首次出席绿城的业绩发布会,刘成云对公司过去一年的成绩给予了肯定。他表示,2024年房地产行业延续调整,是绿城发展极不平凡又极不容易的一年,公司在经营质效和行业排名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和亮点。
据绿城中国发布的年报显示,2024年总合同销售额为2768亿元,位列行业第三。其中自投销售额1718亿元,排名行业第六;权益销售额达到1206亿元,同样位居行业第六,权益比提升至70%。
在营业收入方面,2024年绿城中国实现收入约1585.46亿元,同比增长20.7%;股东应占利润为15.96亿元,同比下降48.8%。
对于净利润变化,绿城中国在年报中表示,主要是受存货减值的影响。2024年计提若干资产的减值及公平值变动损失达49.17亿元,若扣除这些影响,公司2024年度股东应占利润同比会有所增加。
杭州市场高热
今年以来,杭州的土地市场热度高涨,最高楼面价纪录曾在三天内两度刷新,作为本土房企,绿城感受更直观。
“杭州市场今年很热,超出了我的想象。”绿城中国执行总裁郭佳峰在业绩会上说。
对于市场变化原因,郭佳峰认为,一是杭州的限购、限价取消较晚;二是此前限购下,有高端住宅购买需求的人没有购房资格,有购房资格的人需要摇号,往往中签率5%至6%,也很难买到;三是限价时期的产品品质不够好,户型也做得小,没有跟市场需求紧密挂钩。
郭佳峰表示,杭州市场热可以解释为需求被积压后集中释放,并且浙江省的购买力总体比较强,外省客户也有一定比例,所以目前市场比较好,这种现象会持续一年甚至一年半。
但杭州市场也并非所有新盘都好卖,相比高端改善型项目,杭州周边市场刚需盘的去化并没有和高端项目一样高歌猛进。
郭佳峰在业绩会上称,上述原因导致了局部特殊产品需求的高热,所以绿城考虑的是怎样去迎接这种需求,怎样去应对这种格局,近期杭州拿地“一浪更比一浪高”的现象已经没有绿城的身影。
在激烈竞争下,为了提高获取好地块的概率,绿城主要采取以下几个策略:第一是向内挖潜,提升项目开发效率,并做好前置研究,引导差异化的定位机会,而不是高估冒进提高销售价格。
第二是进一步发挥绿城自身优势,坚守对于好房子的营造和行业引领;第三是寻找结构性、小众投资机会,比如板块供给短缺,或绿城有较大议价能力的项目。
郭佳峰表示,对于明显过热的地块,绿城会在合理地价范围内出价,保持理性,不会为了拿地而大幅放松投资标准。
今年一季度,绿城的投资力度在行业内排名靠前。据中指研究院统计,绿城今年一季度的权益拿地金额为241亿元,位居全国房企第三位,仅落后于两大央企中海地产和华润置地(01109.HK)。
在投资选择上,绿城今年以来把投资重点放在了长三角区域,总拿地金额为228亿元,位居所有房企之首;在长三角区域投资额排第二位的是滨江集团(002244.SZ),拿地金额190亿元,其中有184亿元投到了杭州市场。
在大本营杭州市场,绿城一季度的拿地金额为130亿元,落后滨江集团位居第二;在另一热点城市苏州,绿城以41亿元的拿地金额位居第一;在上海,绿城今年以来的拿地金额为29亿元。
打造“好房子”
对于今后的发展战略,刘成云表示,在新的阶段,中交集团的支持会越来越强,在中交集团的支持下,在各股东的全力协同下,在全体绿城人的共同努力下,绿城中国有能力从容应对市场变化。
目前的房地产行业发展形势下,房企越来越重视产品力的打造。随着“双限”政策解除,接下来楼市将重回产品时代,有品质、综合竞争力强的项目才会受到市场欢迎。
加强“好房子”建设,不仅是当前行业共识,也是相关部门正在力推的事情。住建部在3月31日发布了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新规对层高、墙体隔音、入户门、卫生间门的净宽、卧室面积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绿城从去年开始就积极响应倡导, 在当年6月发布了《绿城好房子标准》,成为行业首个企业“好房子”标准。之后,又参编标准院《高品质住宅测评规程》行业标准,赋能行业发展。通过这些标准,绿城实现了产品力突破和不错的市场反馈。
国联民生证券分析师指出,由于良好的产品,2024年绿城在杭州的46次推盘中,有26次开盘即售罄,平均推盘去化率为88%。
这些年来,好的产品力一直是绿城穿越市场调整周期的重要能力。在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后,绿城的产品能力可以让这家公司在核心城市打造更受欢迎的项目,也能实现更高的售价和利润。
2024年,绿城中国结转收入的销售均价为23145元/平方米,相比2023年的19456元/平方米,提升了19%。这主要得益于2024年绿城结转收入的项目中,销售占比较高的杭州桂冠东方、北京沁园和上海前滩百合园等销售均价较高。
这种表现虽然与各大城市放开限价后,销售均价提升有关,也说明绿城的产品力在市场上有更高溢价。在目前改善型市场更受欢迎的背景下,绿城有望通过持续提升产品力,让今年的净利润表现重回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