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费潮下的代销“三巨头”:蚂蚁营收创新高,招行、天天基金持续承压
蚂蚁基金近八成的净利润都在去年下半年获得,“后半程”发力明显。
在公募行业持续面临降费压力的背景下,作为基金代销“三巨头”的蚂蚁基金、招商银行(600036.SH)和天天基金,在2024年交出了截然不同的年终成绩单。
根据恒生电子(600570.SH)2024年年报,去年蚂蚁基金营业收入162.91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9.02%;净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28.60%。
恒生电子半年报数据显示,蚂蚁基金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仅9427.40万元,这意味着蚂蚁基金近八成的净利润都在去年下半年获得,“后半程”发力明显。
招商银行、天天基金在2024年均陷入了销售额同比增加、营收却下滑的境况中。
东方财富(300059.SZ)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天天基金累计基金销售额1.88万亿元,同比增长21.53%;非货基金销售额1.09万亿元,同比增长19.62%。但是天天基金去年营业收入28.53亿元、净利润1.51亿元,两项数据同比分别下降21.56%、27.40%。
“银行系”代销巨头招商银行年报显示,由于债基销量同比提升较为明显,2024年招商银行实现代理非货币公募基金销售额5980.21亿元,同比增长101.48%。但是受基金降费和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下降影响,2024年招商银行代理基金收入41.65亿元,同比下降19.58%。
这是自2021年招商银行的基金代销收入与天天基金的营业收入分别触及历史高点后,两项数据连续三年下滑。除受到公募行业降费的影响外,2024年7月,招商银行宣布线上线下全渠道、基金品种全品类和认申购等费率全部打一折,无疑也对其基金代销收入造成了巨大冲击。
在今年1月23日,国新办举行的“推动中长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在已经降低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交易费率的基础上,2025年起还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这样预计每年合计可以为投资者节约大概450亿的费用。等到这一降费方案正式落地,“三巨头”及各个基金代销渠道的利润将被进一步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