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创投朱啸虎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发声:生成式AI,应用为王
“脏活累活最后才是护城河。”
3月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AI未来论坛上,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发表了以“生成式AI:应用为王!”为主题的演讲。他指出,在这一轮AI浪潮中,中国在应用端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创业者除了关注AI技术本身,更应重视商业化,深度挖掘商业价值,从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朱啸虎表示,今年积极拥抱AI的中国软件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尽管当前市场对部分领域的热度有所降温,但AI应用企业却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增长速度堪比当年的团购企业。以腾讯为例,作为DeepSeek开源的主要受益者,在相关技术推出后,凭借强大的推广能力迅速抢占领先地位。

朱啸虎观察到,随着底层模型的成熟,众多应用公司的收入实现了爆发式增长。近6个月来,中美两国都有大量创业公司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周环比增长超过10%,月环比增长超过20%。尽管目前营收规模相对较小,但增长速度惊人。
朱啸虎还为创业企业“支招”,他说,在AI领域,打造商业产品以及精准把握客户需求至关重要,产品要做到让用户试用后有付费意愿。他提出,如果一家公司能在6到12个月内实现年度经常性收入(ARR)达到1000万美元,这可作为产品市场契合(PMF)的验证指标,意味着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认可,商业模式具备可行性。当公司ARR达到1000万~3000万美元区间时,通常会进入平台期。此时,不能仅依赖产品驱动增长(PLG)模式,需转型为(半)销售驱动增长(SLG)模式,以突破发展瓶颈,寻求进一步增长。
“回顾历史,移动互联网时代,小红书等项目在A轮融资时无人问津,当时人们质疑APP缺乏技术壁垒。”朱啸虎说,如今的AI创业者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可能并不具备绝对的技术壁垒,应借助底层模型,深入洞察用户需求,打造优质产品;通过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并利用AI技术为非AI领域赋能。
此外,朱啸虎特别向创业公司发出警示,务必要规避陷入“加法陷阱”。他说,春节前就有企业因过度投入举办发布会,最终导致产品交付困难。
朱啸虎进一步指出,在当下的时代浪潮中,不拥抱AI的企业无疑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但与此同时,企业也切不可盲目迷信AI。当务之急是聚焦于那些能够产生关键价值的尖刀场景,以最快速度实现AI技术的落地应用。在资源投入方面,企业不应盲目扎进底层技术的研发。毕竟在很多实际情况中,当AI能力有所欠缺时,合理运用人工力量加以补充,不失为一种务实的策略。他还形象地表示,那些看似前景无限的“星辰大海”,到最后往往都会演变成竞争激烈的红海;而愿意踏踏实实地去做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脏活累活,持续打磨核心业务,才是构建企业坚实护城河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