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浪”陈天石:借鉴DeepSeek模式为青年营造科研“自由天地”
“青年是中国科技的最大希望。”
3月30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北京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论坛上,寒武纪-U(688256.SH)董事长、总经理陈天石谈“前浪的自我修养”,他说:“作为老一辈或资深科研人员,我们虽然经验丰富,但这些经验有时可能成为创新的阻碍。”

陈天石以AlphaGo诞生前的情况举例,当时很多人因觉得利用人工智能攻克围棋难题风险过大而不敢尝试。基于此,他认为“前浪”要克制对年轻人想法的价值判断,慷慨提供资源,在小范围内营造自由的科研探索环境。即便难以改变整个科研体系,也能在自己的课题组或组织内,为青年科研人员创造更好的条件。
DeepSeek的成功为科研环境的构建提供了宝贵启示。陈天石谈到,DeepSeek团队科研人员较为年轻,招聘倾向于博士在读或刚毕业人员,目的是让科研人员保持理想主义,避免过早受传统科研体系束缚。同时,团队给予科研人员优厚待遇以减轻生计压力,还给予充分研究自由,不设置严格KPI。这种宽松的科研环境极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造力。
与之对比,当前我国科研体系在大规模营造此类宽松科研环境上存在不足。陈天石表示:“因此,我希望未来我们公司、高校和科研机构能够借鉴DeepSeek的经验,为青年科研人员打造一个压力更小、自由度更高的科研环境。”
他进一步强调,DeepSeek的成功不仅在技术层面,更在科研方法论上提供了重要启示。只要各行各业借鉴这种模式,营造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我国将在更多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性创新。
陈天石称,青年是中国科技的最大希望。随着年龄增长,他希望自己能持续为更多青年人创造良好科研环境,助力他们在科研道路上茁壮成长,他认为这也是自己科研生涯最好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