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促会:2024年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有11个月处于高位
今年1月,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指数较上月上升6个点。
3月28日,中国贸促会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杨帆发布2024年和2025年1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
从综合指数看,2024年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有11个月处于高位,指数月均值同比上升18个点,全球经贸摩擦形势仍非常严峻。2025年1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06,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上升8.3%,环比上升1.8%。
从国别指数看,在监测范围内的20个国家(地区)中,2024年,美国、欧盟、印度、韩国和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半数及以上月份指数居高不下,特别是美国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最多,有超过半年时间名列榜首。今年1月,美国再次与日本和印度位列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前三国家。
从行业指数看,2024年,电子、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化工等行业是引发经贸摩擦的主要领域。今年1月,电子行业经贸摩擦指数继续领跑。上述行业相关企业应建立长期预警与应对机制,有效预防与化解有关经贸摩擦。
从分项指数看,2024年,在监测的五类措施中,其他限制性措施、技术性贸易措施和贸易救济措施数量分列前三位。进出口限制措施和其他限制性措施高位运行,贸易救济措施同比增加。今年1月,监测范围内的20个国家(地区)共发布22项进出口关税措施,其他限制性措施指数居首。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指数持续处于高位,指数月均值为135。今年1月,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指数较上月上升6个点。其中,美国涉华经贸摩擦指数最高。当月涉华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上升3.1%,环比上升8.5%。电子、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和轻工行业涉华经贸摩擦指数处于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