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投资3800亿,阿里再次加码AI
阿里这笔投入发生在两个重要时点之后。一是国内AI产业爆发;二是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
银柿财经从阿里巴巴获悉,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2月24日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这也创下中国民营企业在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纪录。
阿里这笔投入发生在两个重要时点之后。一是国内AI产业爆发;二是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吴泳铭表示:“AI爆发远超预期,国内科技产业方兴未艾,潜力巨大。阿里巴巴将不遗余力加速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全行业生态发展。”
在上周阿里巴巴财报发布之后的业绩电话会上,吴泳铭曾透露,“AI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AI基础模型和AI原生应用”、“用AI技术改造现有业务”将是阿里未来重点投资的三大领域。
吴泳铭表示,阿里将继续深化云和AI的融合,这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当我们谈论智能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谈论模型输出的“token”。我们预计,未来95%的输出token将在云端生成并通过云端分发,因为只有云计算网络才能以最高的效率生成和分发这些“token”。
“今天的开源模型和闭源模型之间的差异越来越不明显。但所有这些模型,无论是开源还是闭源,都需要托管在云计算网络上。”吴泳铭进一步解释称,“如果人工智能是这个新时代的‘电力’,那么我们的云计算网络就是输送这种‘电力’的‘电网’。”
2025年被视为AI应用的爆发之年,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机构认为,低成本、高性能的模型普及会给AI行业带来爆发性的使用量和更广泛的商业落地,将利好阿里等云厂商。目前,阿里云是亚洲第一的云计算公司。阿里巴巴第三财季的财报显示,报告期内阿里云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公共云收入保持双位数增长,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同比增长。
至于资本支出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吴泳铭判断,未来三年将是我们在云和AI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最为集中、金额最高的时期。当然,硬件基础设施会产生折旧影响,但背后是我们对内部和外部客户巨大需求的预期。我们预计需求将非常迅速地增长。
事实上,除了阿里之外,海外的云计算巨头在资本支出上也“毫不手软”。Meta、微软、亚马逊和Alphabet的最新财报显示,这些科技巨头预计将在2025年合计投资超3200亿美元,其中谷歌750亿美元、微软800亿美元、亚马逊更是提高至1000亿美元。
国信证券分析认为,云业务具备规模效应和稳定现金流的优异商业模式,AI将进步促进云化和数据化、拉动传统模块需求、提升利润率。DeepSeek事件后开源模型发展迅速,大模型趋向通用商品、需求快速扩充。云算力将成为生产资料,量增趋势明确。同时,科技厂商不仅拥有算力和模型、也拥有数据与场景,有望进一步攫取A1应用层收益。
对于AI的未来,吴泳铭表示,阿里AI战略的首要目标是追求通用人工智能,将致力于开发能够不断拓展智能边界的模型。
“因为今天所有可见的AI应用场景,如内容创作、搜索等,都是因为这些智能边界的不断拓展而产生的。我们希望继续推动这些边界,创造更多机会。有研究表明,当AGI实现时它可能能够替代或实现80%的人类能力。全球GDP中约50%是人力薪资,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因此,如果AGI实现,它将对全球产业结构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可能替代全球GDP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