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半年,光伏史上最大并购案终止
终止原因是部分商务条款未能达成一致。
2月14日晚,通威股份(600438.SH)发布公告称,决定终止向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阳股份”)意向性增资,交易总计金额不超过人民币50亿元。终止原因是部分商务条款未能达成一致。
![](https://images.yinsfinance.com/images/news/20250214_f354ff132a8c4492a529510ff1e44f5c.png)
终止50亿元增资事项
2024年8月,通威股份曾发布公告称,拟与润阳股份、上海悦达新实业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等润阳股份相关股东、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增资意向协议》,以自有或自筹资金向润阳股份现金增资,同时现金收购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前期增资10亿元取得的润阳股份股权,合计取得润阳股份不低于51%的股权,交易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50亿元,交易完成后,润阳股份将成为通威股份控股子公司。
据悉,若并购顺利落地,或将成为光伏行业史上最大的并购案。不过,通威股份在此次公告中表示,自《增资意向协议》签署后,公司组织业务团队以及各中介机构对润阳股份进行了尽职调查,并进行了多轮沟通磋商,但截至目前仍有部分商务条款未能达成一致,故决定终止本次意向性增资事项。
公开资料显示,润阳股份是一家以高效太阳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同时涉足工业硅、多晶硅、硅片、组件及光伏电站业务的太阳能企业。InfoLink Consulting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润阳股份连续3年电池出货排名全球前三,2023年依然保持电池出货全球前五。截至2024年10月底,润阳股份在全球拥有高效电池产能63GW,组件规划产能23GW,公司在美国、泰国、越南等部分海外市场建有产能布局。
润阳股份曾计划在A股上市,但最终未能如愿。2020年11月30日,润阳股份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接受辅导”的公告;2022年3月,润阳股份申请创业板IPO获受理,海通证券为其保荐机构,拟募资40亿元;2022年11月,公司IPO过会,但2023年6月提交注册后,IPO注册批文历时12个月后失效,上市进程遇阻。
通威股份曾表示,向润阳股份增资将有利于发挥公司与润阳股份的产业链协同效应,进一步巩固公司在高纯晶硅、高效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等核心环节的市场占有率,并有效补充公司海外产能布局,提升全球综合竞争力。
不过,自2024年以来,光伏行业由于扩产加速导致产能过剩,价格竞争加剧,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甚至出现亏损。作为光伏行业龙头企业,通威股份也难逃业绩下滑,2025年1月18日,公司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由于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价格大幅下降,叠加全年长期资产减值报废约10亿元影响,公司预计2024年净亏损70亿元~75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135.74亿元。
探讨多晶硅业务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通威股份终止了向润阳股份增资事项,但双方的合作并没有终止。根据公告,双方将探讨多晶硅业务的经营合作。
据悉,润阳股份目前已通过内蒙古润阳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宁夏润阳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项目公司”)形成了多晶硅产能超13万吨。为了促进产业资源高效利用,双方拟探讨项目公司多晶硅业务的经营合作。
其中,通威股份提供多晶硅专业技术及管理支持,协助项目公司进行经营管理提升,优化项目公司多晶硅业务产业竞争力。不过通威股份表示,具体合作事项尚在初步探讨中,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