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业绩会:预计第一季度“淡季不淡”,但下半年仍有不确定性
赵海军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拉货带来的急单,可能会使中芯国际全年平均销售价格(ASP)下降。
2024年,半导体市场持续温和复苏,下游库存逐步恢复至健康水平。在头部晶圆厂产能利用率逐步爬坡一年多后,中芯国际(688981.SH)预告将交出一份超预期的2024年成绩单。2月12日,中芯国际召开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说明会,联席CEO赵海军等对产品价格、资本支出等问题作出解读。
2月11日晚间,中芯国际披露2024年四季度业绩快报,并预告去年全年营收规模将创历史新高。具体而言,公司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9.17亿元,同比增长31.0%,实现归母净利润9.92亿元,同比下降13.5%。2024年全年,中芯国际未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577.96亿元,营收首次突破80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27.7%;归母净利润为36.99亿元,同比下降23.3%。
在地化制造拉动需求,高资本投入带来折旧压力
对于2024年全年超预期的营收规模,赵海军在业绩会上表示,除受益于半导体行业整体复苏外,营收增长还来自在地化制造拉动需求。因主要产业向国内产业链转移切换的速度较快,为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中芯国际做了充分准备,加速了产能扩充的节奏,进一步提升了平台的完备性。国内客户的新产品快速验证并上量,使得公司在2024年4个季度收入节节攀升,全年增长超过年初预期。
从营收结构来看,中芯国际2024年营收增长离不开中国客户的贡献。据赵海军介绍,2024年,中芯国际来自中国、美国、欧亚地区的营收占比分别为85%,12%和3%。其中,受益于在地化制造需求催化带来的产业链重新组合,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长34%。
但与此同时,中芯国际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均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态势,2024年全年毛利率为18%,同比下滑1.3个百分点。
对此,赵海军表示,过去几年地缘政治给行业格局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中芯国际着力加强供应链安全性、可靠性管理。为了把握日益增长的在地化制造需求,公司持续高投入,推动了公司收入规模的快速成长,但也给毛利率带来了很高的折旧压力,预计2025年折旧年增两成左右。
此外,赵海军提及,毛利率还受到定价、产能利用率等因素的影响——在地化生产带来了更多市场需求,但同质化竞争使得结构性过剩的产能即使在市场回暖的情况下,依然面临激烈的竞争。中芯国际将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来对抗折旧,丰富产品组合来对抗周期。
第一季度“淡季不淡”,却可能拉低全年产品价格
值得关注的是,中芯国际营收与毛利率2024年第四季度均实现环比上升背后,公司销售晶圆(折合8英寸)和产能利用率却双双环比下滑。报告期内,中芯国际销售收入超过22亿美元,环比增长1.7%,实现连续7个季度增长,毛利率为22.6%,环比上升了2.1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公司销售晶圆(折合8英寸)199.18万片,环比下降6.1%,同时,产能利用率从第三季度的90.4%降至85.5%。
![](https://images.yinsfinance.com/images/news/20250212_f669a156ec6442c0ad6ce16f6047d23f.png)
对于这一现象,赵海军在业绩会上解释称,第四季度是行业传统淡季,客户拿货依然相对较低,但在公司季度新增2.8万片12英寸产能的基础上,产品组合得到优化,公司平均销售单价(以下简称ASP)环比上升6%,大致抵消了出货下降对收入的影响和折旧上升对毛利率的影响。
在销售晶圆及产能利用率双双下降的背景下,中芯国际第四季度ASP缘何环比上升6%?赵海军解释称,第一,第四季度作为传统淡季,产能利用率往往会下降,但继续出货的晶圆中,12英寸晶圆增加、8英寸晶圆减少,而前者ASP更高,故12英寸比例上升使公司整体ASP上升;第二,根据下游库存调整规律,淡季需求减少的往往是价格更低的产品,而仍在淡季持续出货的往往是具备差异化的产品,故价位也相对更高。
“我们有时候会看到类似‘悖论’的产业现象,工厂产能利用率越高,公司平均销售单价反而下降,这是因为,此时无论价格高低的产品都在生产。”赵海军进一步谈到。
展望2025年的订单及ASP情况,赵海军表示,目前,客户产品库存相对健康,产业链伙伴普遍认为,除人工智能继续高速成长外,市场各领域需求或温和增长,同时,受产业链转移切换进程变化、消费刺激政策带来的客户补库存意愿等因素影响,2025年一季度“淡季不淡”;但第一季度拉货带来的急单,可能带动公司全年ASP下降,“目前,下半年产品价位走势能见度尚低,但可以较为肯定的是,2025年下半年产品价格应是下降趋势”。
订单方面,赵海军表示,近期观察到两个现象,第一,汽车等产业向国内产业链转移切换的进程从验证阶段进入了体量阶段,部分产品正式量产。第二,在国家刺激消费政策红利的带动下,客户补库存意愿较高,消费、互联、手机等产品补单、急单较多。所以整体来说,一季度“淡季不淡”。
在此基础上,中芯国际给出的2025年第一季度及全年业绩指引为,销售收入环比增长6%~8%,毛利率在19%~21%之间,在外部环境无重大变化的前提下,2025年销售收入增幅高于可比同业的平均值,资本开支与上一年相比大致持平。
而对于下半年公司ASP或将走低的预判,赵海军解释称,目前关注到急单数量显著增加,背后原因可能有两方面,其一是国际政策的不确定性。行业普遍认为,应趁当下国际形势及关税政策变化尚不剧烈时,尽快将产品运输至当地库存,所以有了当下的拉货动作;其二,中国市场针对电子产品有一些消费刺激政策,电子产品厂商正为刺激政策下的市场机会备库存,在这两方面因素作用下,中芯国际第一季度产能利用率升高,但大量急单将公司8英寸产线填满,而相对价格更低的8英寸晶圆会使公司ASP下降。
此外,赵海军还提及下半年可能出现的“价格战”影响。其表示,拉货或使下半年的订单向上半年转移,但下半年同业产能增加后会出现更强的竞价态势,行业内可能通过降价策略来抢订单。不过,赵海军在业绩会上再次表态,公司将通过技术领先来提升核心竞争力、绑定客户,通过增加新产品来对抗“价格战”,中芯国际保持一贯的定价政策,随行就市,不主动降价,但在必要时也会和战略客户一起直面价格竞争,以保持住中芯国际在各个领域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