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仅一月有余,券业已收50张罚单,被罚没总金额超三千万
湘财证券前总裁因“老鼠仓”被罚没1842.29万元。
严监管“风”从2024年吹到了2025年。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2025年开年后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已有20家证券公司与42名从业人员收到证监会、各地方证监局、沪深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开出的罚单(按处罚文件披露时间进行统计,下同),罚单数量总计50张。
截至2月9日,华安证券(600909.SH)与平安证券在2025年内已收到4张罚单,被处罚次数最多,紧随其后的是华英证券,共收到3张罚单;
5名时任从业人员、券商高管因违规交易或持有股票、出借账户等行为,被监管部门罚没共计2086.34万元;
此外,东吴证券(601555.SH)及其4名保代因涉嫌国美通讯、紫鑫药业非公开发行股票保荐业务未勤勉尽责,被共计罚没1506.44万元。也就是说,截至2月9日,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被有关部门罚没总金额已达3592.78万元。
![](https://images.yinsfinance.com/images/news/20250210_d8fd1a9ab4104e4cb7f7fb82255629a5.png)
三家券商前高管被罚
处罚文件显示,国都证券、湘财证券、中泰证券(600918.SH)等券商的前任高管,均成为开年后监管部门的处罚对象。其中,针对国都证券、中泰证券前高管开出的罚单,为2024年已经曝光的“旧案”的最新进展。
2024年10月23日晚,国都证券公告称收到时任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杨江权的辞职报告。公告显示,杨江权因“涉嫌从业人员违法持有股票”被中国证监会决定立案,并于2024年10月2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https://images.yinsfinance.com/images/news/20250210_6acbf76f0da94caca2b873c44ddea2db.png)
2025年1月3日,北京证监局披露的一份针对杨江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自2022年10月28日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解除限售首日至2024年6月28日期间,杨江权使用其本人在国都证券开立的证券账户持有“成大生物”8万股。经北京证监局约谈,2024年6月28日,杨江权将前述8万股“成大生物”全部卖出,卖出金额合计194.37万元,亏损130.90万元。
最终,北京证监局决定对杨江权处以15万元的罚款。同时,国都证券因存在对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管理的制度建设及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北京证监局同日对国都证券单独开出一张罚单,对其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https://images.yinsfinance.com/images/news/20250210_04a1a696ad3a44e18951c5ee2629ef93.png)
1月10日,上交所披露的一份纪律处分决定书显示,曾在中泰证券担任要职的毕玉国、钟建春、张玉林三人,因在任职期间与他人签订协议,违规入股某上市公司并获取违法所得,上交所决定对三人予以公开谴责并1年内不接受其签字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信息披露文件的纪律处分。
而早在2024年11月,三人的违法行为就因证监会披露的一则罚单被曝光,毕玉国、钟建春和张玉林当时分别被证监会处以250万元、20万元和38万元的罚款。
曾在湘财证券担任总裁、高级顾问的孙永祥,则被查出“老鼠仓”交易行为。重庆证监局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孙永祥在湘财证券任职期间,通过多个渠道知悉湘财证券自营证券账户投资信息及湘财证券自营证券账户持仓及盈亏变化等未公开信息,之后利用未公开信息操纵他人账户趋同交易股票、明示或暗示他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自己违规买卖股票并盈利721.29万元。
最终,重庆证监局决定责令孙永祥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股票,没收其违法所得721.29万元,并对其处以1121万元罚款。同时,决定对孙永祥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https://images.yinsfinance.com/images/news/20250210_bd55be0f3fc14e1fad2b6f761a652c1c.png)
湘财证券此前披露的公告显示,2020年8月16日,湘财证券第三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同意聘任孙永祥担任公司总裁并兼任财务总监。2021年8月27日,孙永祥离任财务总监一职;2022年7月28日,孙永祥因个人原因辞去总裁职务。
据公开信息,在加入湘财证券之前,孙永祥还曾在银河证券、财通证券有任职经历。目前,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已无法查询到其从业信息。
投行罚单数量最多
2025年,投行业务依旧是处罚“重灾区”。银柿财经梳理发现,截至2月9日,已有东吴证券(601555.SH)、华英证券、招商证券(600999.SH)、广发证券(000776.SZ)、平安证券和海通证券(600837.SH,已停牌)6家券商,以及前述各家券商旗下14名保代或相关人员受到处罚。
1月3日中国证监会披露的针对东吴证券及其四名保代的罚单,早在去年11月8日东吴证券就已公告过处罚情况:因在国美通讯、紫鑫药业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中未勤勉尽责,东吴证券及四名保代共被证监会罚没1506.44万元。
华英证券、招商证券、海通证券三家券商及其工作人员,均因在投行业务中未勤勉尽责、多项情况未能审慎核查而被处罚;广发证券及旗下两名保代、华英证券的两名保代,则分别因其保荐的北方长龙(301357.SZ)、春秋电子(603890.SH)存在上市后业绩“变脸”的情况,遭到证监会处罚。
值得关注的是平安证券此次被罚的原因。广东证监局1月23日披露的处罚文件显示,平安证券作为昆腾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腾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机构,为避免昆腾微第一大股东向管理层及员工低价转让股份事项构成股份支付,平安证券项目组为昆腾微设计解决方案并推动实施,以掩盖真实交易,导致昆腾微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
依据有关规定,广东证监局对平安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而该项目组实际团队负责人彭朝晖、签字保荐代表人李广辉均被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
沪深交易所官网显示,昆腾微已两度冲击IPO且两次均主动撤回。
上交所官网显示,2020年8月11日,上交所受理了昆腾微的IPO申请,当年9月对其进行第一轮问询。2020年12月,因昆腾微与平安证券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终止对其进行发行上市审核。
![](https://images.yinsfinance.com/images/news/20250210_00dcfdf83f5f4611b7c2be5421549493.png)
深交所官网显示,2022年,昆腾微改道冲击创业板IPO,保荐机构也变为民生证券。但2023年8月,同样在首轮问询后,昆腾微主动撤回IPO申请。
![](https://images.yinsfinance.com/images/news/20250210_df5313da7c884ebca44c544dd6729de5.png)
根据昆腾微对深交所首轮问询函的回复,其2020年撤回IPO的原因为“发行人(即昆腾微)于2020年12月2日收到《举报信核查函》,举报发行人离职员工廖圣炜与发行人经销商深圳市福泰美电子有限公司存在利益输送和洗钱行为、廖圣炜与发行人第一大股东及董事长曹靖之间存在利益输送、发行人将合格货物作为不良品销毁等事项,相关事项核查所需时间较长,工作量较大,发行人因此决定撤回前次申报。”
昆腾微在该回复中表示,通过访谈、流水核查等方式调查发现上述举报信所称内容并不属实。
![](https://images.yinsfinance.com/images/news/20250210_c887a39523394be7968a3d106ff0c0e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