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债基ETF坐“C位”,节后新发基金热闹开“卷”
每年春节后,都是基金公司火力全开“卷”新发的时期。
被动股基轰轰烈烈的发行潮之后,被动债基新发市场也迎来了新年“开门红”。
2025年第一个月,基金新发市场仍是指数基金的天下。据同花顺iFinD数据,以认购起始日计,1月共新发基金76只,发行总规模638.01亿元。其中指数基金49只,在当月新发总数中占比超六成;指数基金新发总规模达到372亿元,占1月新发市场总规模的61%。
这一次,债券ETF成为新发市场当之无愧的主角,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集中发行,狂揽217亿元,占当月债基新发规模的近六成。
与此同时,REITs市场也迎来“爆款”,3只新发REITs合计吸金超40亿元,其中国泰君安济南能源供热REIT公众认购倍数高达813.44倍,创下历史纪录。
此外,春节刚过,新发市场已经热闹开“卷”,截至2月7日,正在发行和已公告发行时间的新基已有近60只。其中,宽基指数仍在密集上新,自由现金流ETF、科创综指ETF等新品也持续吸睛。
被动债基稳坐“C位”
在以中证A500挂钩产品为代表的被动股基发行潮之后,被动债基也迎来新年“开门红”。1月,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发行,合计募集217亿元,为当月债基新发市场贡献了近六成规模。其中,天弘、博时、南方基金旗下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等多只基金触及30亿元募集规模上限。
而且,这批债券ETF普遍提前结募,其中海富通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仅用4天就结募,博时、大成、易方达、华夏基金旗下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也仅用7天就结募。
作为迄今为止数量最多的一次债券ETF批量上新,这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的发行战也跑出了“闪电速度”:2024年最后一天集体获批,又赶在年前集体结募,目前,这批基准做市债ETF已全部上市,全市场债券ETF数量从21只增加到29只。
据了解,首批8只基准做市公司债ETF中,各有4只分别跟踪“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和“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其中,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以上交所按特定规则选定的公司债为样本,反映上交所流动性较好债券表现,样本券为上交所指定、发行规模超20亿、主体评级AAA的科创、绿色及民企公司债。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样本券来自深交所基准做市债券清单内的公司债、企业债,基准做市债券由交易所选定,需债项评级AAA、存续规模超15亿、剩余期限超半年,不含可转债与可交债。
海富通基金对此表示,该类产品的发行有望进一步提升做市券流动性水平,激发债券市场动能,推动债券市场的建设和健康发展。多家基金公司也指出,此批产品问世是对债券产品线和ETF产品线的重要补充,鉴于目前债券ETF的体量,这一领域未来发展空间仍相当广阔。
股基延续密集上新
股基延续密集上新态势。1月新发股基40只,占据了当月新发总数的半壁江山。其中除了景顺长城医疗产业股票外,新发股基均为指数基金。
从规模来看,1月新发股基总规模有所下滑,为144.89亿元,和2024年12月相比,新发总规模环比缩水43%。
跟过去几个月轰轰烈烈的股票ETF发行战相比,1月新发股基整体募集规模较小。募集规模超过10亿元的股基仅有2只中证A500挂钩产品,分别为首发募集19.38亿元的海富通中证A500ETF,和募集17.94亿元的长城中证A500指数。
此外,多只发起式基金提前结募,不少是基金公司通过自购等方式缩短产品募集期。如南方上证180ETF发起联接、国泰君安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发起(QDII)、招商资管中证500指增发起等十余只基金,都是基金公司自购1000万元成立的产品。
除权益指数基金外,REITs也是一月新发市场的一大亮点,虽仅新发3只,但都是“爆款”:国泰君安济南能源供热REIT和华夏金隅智造工场REIT公众发售部分双双一日结募,易方达华威农贸市场REIT两日结募,3只REITs合计吸金超40亿元。其中,国泰君安济南能源供热REIT公众认购倍数达到813.44倍,创下历史纪录,抢手程度可见一斑。
节后新发市场已开“卷”
假期刚结束,新发市场已经开启激烈角逐。据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2月7日,年后复工仅三天,发售的新基已有11只;还有38只基金已公告募集起始日,也将在2月陆续发行。目前,正在发行的基金达到28只。从往年情况看,每年春节后,都是基金公司火力全开“卷”新发的时期。据同花顺iFinD数据,以认购起始日计,2024年、2023年、2022年春节后一个月内,新发基金数量分别达到112只、111只、126只,均远超全年单月新发的平均水平。
整体来看,目前发行中和即将发行的新基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又有一大批宽基指数基金正在路上,比如正在发行的招商中证A50ETF、鹏华科创板200ETF,即将发售的万家沪深300ETF、农银上证180指数、交银上证科创板指数、平安中证A500指数、华宝中证800红利低波ETF、兴银中证科创创业50ETF等。
二是创新产品花样上新。如正在发行的国泰和华夏基金旗下两只自由现金流ETF,聚焦高盈利质量的“现金奶牛”个股,力争为投资者提供兼具防御属性与收益回报的资产配置新工具。据华夏基金介绍,华夏国证自由现金流ETF跟踪的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以自由现金流率为选股指标,剔除金融和房地产行业,按自由现金流加权选取前100只证券构成指数样本。简单来说,就是选择自由现金流创造能力强的股票,这也是上市公司维持稳定现金分红的来源。
再如前脚指数刚官宣、后脚就被各家基金公司密集上报产品的科创综指ETF,1月22日,首批12只科创综指ETF集体获批,目前已有博时、南方、景顺长城、华泰柏瑞、富国基金旗下科创综指ETF公告了发售日期。
三是科技行业主题继续热门,新品频出。不仅多只科创板宽基指数基金正摩拳擦掌,科技主题产品也密集上新,如正在发行的华宝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发起联接、华安半导体产业股票发起、华安中证全指计算机指数发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