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熙生物2024年业绩阵痛期:战略转型夯实根基,四轮驱动蓄力长期增长
自2019年上市以来,华熙生物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加大研发领域的投入,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华熙生物累计投入研发费用已超17亿元,在美妆行业的研发投入也一直是位居前位。
2月6日,华熙生物(688363.SH)股价盘中走出“U”型反转,收盘强势拉升逾1.5%,引发市场关注。这一表现恰逢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的关键时点——尽管全年净利润同比下滑,但市场似乎更看重其“厚积薄发”的战略布局:在全年1.46亿元-1.75亿元的净利润背后,超4亿元一次性投入剑指管理提效、产能升级与新兴赛道卡位。在消费医疗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这家生物科技公司正以短期业绩阵痛换取长期增长动能,其转型逻辑能否验证?
华熙生物在1月底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中称,“公司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逐步解决多项关键运营管理问题,显著提升管理效能,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公告显示,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1.46亿元-1.7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4.18亿元到4.47亿元,同比减少70.47%到75.36%,每股收益为1.23元。业绩下滑主要源于业务转型阶段的管理变革费用、减值计提等一次性支出较多。
其中,2024年度管理变革的组织架构升级、薪酬体系变革、咨询公司费用和股权激励费用等超7000万元;推进供应链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以及落地多地产能布局,相关费用增加超1亿元;布局再生医学、功能性食品等战略性创新业务投入超1亿元;对存在减值迹象的相关资产计提大额减值准备约2.1亿元。
华熙生物在业绩预告中提到,管理变革和战略升级虽然带来了短期的业绩压力,但从长期来看,这些举措将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华熙生物将2024年视作自身的变革元年,进行了深度的内部管理变革,从数据可以窥见,管理变革下的华熙生物目前整体的经营质量稳中有升,业务健康度及资产质量均有所改善。
且据华熙生物过往年报数据显示,自2019年上市以来,华熙生物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加大研发领域的投入,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华熙生物累计投入研发费用已超17亿元,在美妆行业的研发投入也一直是位居前位。
无论是对供应链的改造投入还是对研发的投入,这对于公司而言都是慢变量,需要拉长时间周期来看最终的效果。
回归到具体业务层面,华熙生物发力的四大业务板块——原料业务、医疗终端业务、功能性护肤品业务以及功能性食品业务,犹如四轮引擎,共同驱动着公司的业务发展。原料业务为下游提供玻尿酸等生物活性物原料,在国际化战略的本土化运营推动下,于欧洲、日本、美洲等地销量持续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生物活性物市场的领先地位。光大证券指出,华熙生物依托六大研发平台,原料版图不断扩容,2024年12月旗下化妆品新原料N-透明质酰谷氨酸钠备案成功,目前已有5款有效化妆品原料完成备案,且2025年自研的PDRN原料将进入市场,有望成为继玻尿酸之后的下一款爆品原料。
华熙生物的医疗终端业务涵盖医美、骨科、眼科等领域的医疗产品,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旗下医美品牌润致推出“润致・格格”(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与“润致・斐然”(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两款新品,同时通过内生及外延方式加速推进医美管线,丰富产品线。光大证券认为,新品上市将有效拉动公司2025年医美业务收入增速,随着医美业务在公司营收和利润占比的提升,其对整体业绩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显著。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直接面向消费者,推出润百颜、夸迪等多元化护肤品牌和产品,曾实现高速增长并贡献了公司大部分营收。但受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周期波动和战略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调整仍在持续。华熙生物正从流程到组织运营、人才培养、产品体系建设等方面不断夯实业务基础,公告称2025年该业务有望触底。申万宏源认为,因护肤品板块业务占比较高,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大,若能触底反弹,将顺利带动公司走出阵痛期。
在功能性食品业务上,2024年6月,华熙生物健康食品总部正式落户杭州,致力于研发能够解决颜值、身材管理、免疫提升、能量补充等健康问题的功能性产品。
至此,华熙生物的四大业务板块链条持续完善,相互协同,彼此赋能,在生命健康领域构建一个创新的产业生态。
此外,公司将ESG正式纳入长期发展战略,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ESG管理体系,提升了品牌形象和社会责任感,为国际市场拓展赢得更多信任和支持。在创新业务方面,公司持续保持前瞻性研发投入,聚焦前沿科技领域,为可持续发展和提升中长期竞争力提供保障,积极布局再生医学、功能性食品等新兴业务,有望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民生证券认为,华熙生物管理变革和研发投入虽带来短期业绩压力,但长期将带来更大发展空间,期待后续调整结束后的拐点。申万宏源也指出,公司坚定贯彻变革,提升管理效能,为未来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管理变革和战略升级虽有短期压力,但长期来看将带来更大发展空间。
谈及未来发展,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裁赵燕表示:“基于全产业链的业务模式,在物质生产出来后,我们能够快速找到应用场景。同时由于对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我们知道物质怎样在细胞层面促进细胞新生,实现细胞的精准调控,所以一旦推开应用领域,就能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可见,华熙生物正在将对技术的极致追求转化为商业生态的底层逻辑。当市场还在争论其是否褪去“医美光环”时,这家公司已悄然切换至“生物科技平台”的新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