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3万亿!公募规模创新高,债基再成“新增大户”
债基规模猛增超8600亿元,刷新历史记录。
2024年最后一个月,公募基金市场规模站上32万亿元,再次创出新高。
1月20日晚间,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发布2024年12月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管理共163家,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2.83万亿元,较上月增长8370.76亿元,环比增幅2.62%。
从各类基金来看,2024年12月,债基规模猛增超8600亿元,刷新历史记录;利率宽松环境下,货基收益率下行,规模也出现缩水。此外,权益市场虽表现偏弱,但股基、混基双双收获净申购。
![](https://images.yinsfinance.com/images/news/20250121_34ceb1514efe4f84bc698812f226c75a.png)
债基单月新增创出“天量”
2024年,公募市场规模一共6次创出新高,次次都是相同的脚本:债基规模大增,拉动公募总规模增长。12月,债基再次创出巨额增量,规模净增8681亿元,环比增幅达14.53%,刷新单月规模增量的历史记录。
为何规模大增?富国基金总结了两方面原因:一是债市迎实质性利好,2024年11月底,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两项自律倡议,要求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以及要求银行在同对公客户签署的存款服务协议中加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这一自律倡议的发布,有助于压降银行负债成本,提升政策利率的传导效率,推动广谱利率下行。二是债券市场的日历效应让机构纷纷抢跑配置跨年行情:过去5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2月份均有所下行,叠加降准降息预期强化、优质资产荒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机构配置热情高涨。
2024年12月以来,债牛行情演绎到极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去年12月初即跌破2%,截至1月20日,已下行至1.67%。
与此同时,利率宽松环境下,货基收益率持续下降,导致货基规模出现缩水。截至1月21日,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天弘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仅1.2680%,较一年前接近腰斩。在此背景下,2024年12月货基规模缩水860.26亿元,环比降幅0.63%。
ETF持续吸金,混基份额罕见增长
12月,权益市场震荡,沪指全月累计涨0.76%,深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1.86%、3.71%。受行情影响,股基、混基均出现规模增速不及份额增速的情况:12月股基总份额增长680.2亿份,环比增长2.06%,而总规模仅增长171.91亿元,环比增微0.39%;混基总份额增加251.29亿份,环比增长0.81%,但规模反缩水42.54亿元,环比下降0.12%。
股基规模增长仍得益于ETF等权益指数基金带来的增量。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4年12月,鹏华中证A500ETF联接募集28.66亿元,汇添富中证A500ETF联接募集20.84亿元,浦银安盛中证A500ETF募集15.07亿元。此外,兴业上证180ETF、南方上证180ETF、兴证全球中证A500指增、人保中证800指增等多只权益指数基金也募集超10亿元。
整个2024年,被动权益基金吸金力度空前,自2024年3月起,股票基金连续9个月保持份额增长。截至12月底,股基总份额达到3.37亿份,较年初增长近三成。
混基份额增长则可谓罕见,这是整个2024年,混基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现单月净申购的情况。不过银柿财经注意到,在2022年、2023年,同样出现了混基全年份额持续下滑、却在12月出现显著增长的情况。业内人士向银柿财经分析,不排除基金公司存在年底冲销量业绩的情况。
此外,QDII近期持续火热,额度告急、溢价高涨,12月也实现份额、规模双增,单月总份额增加27.81亿份,环比增幅0.48%;规模增长214.81亿份,环比增幅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