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聚人形机器人实际交付破百台,机器人ETF收涨2.72%
2025年AI云侧与端侧汇聚,人形机器人作为AI端侧的一个重要赛道,有广阔的商业化空间。
1月21日,市场全天高开后震荡回落,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板块方面,人形机器人、AI眼镜、半导体、电机等板块涨幅居前,教育、光伏设备、服装、油气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跌0.05%,深成指涨0.48%,创业板指涨0.36%。ETF方面,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收涨2.72%,成分股中,奥比中光-UW(688322.SH)涨9.5%,云天励飞-U(688343.SH)涨9.19%,双环传动(002472.SZ)涨7.35%。
消息面上,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透露,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正式启用,能容纳超100个人形机器人同时训练。未来,上海将重点推进“1+N”虚实融合训练场建设、加速应用落地、推动人形机器人与大模型融合。此次启用的训练场是“1+N”格局中的核心,首期部署超100台异构人形机器人,助力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
此外,1月17日,乐聚将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交付北汽越野车,成为全球范围内公布交付数量最多、场景最多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从全产业来看,这或能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过程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
华龙证券表示,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元年,行业有望从主题投资向基本面投资过渡。马斯克表示,如果一切进展顺利,2026年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产量将增加10倍,达到5万到10万个,2027年再增加10倍。OpenAI也在开发配备定制传感器的机器人,富士康与优必选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这些进展表明,人形机器人市场正在快速成长,具有较高的投资潜力。
申万证券表示,人形机器处于早期阶段。但在智联汽车和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基础之上,行业应用级的机器人软硬件技术成熟,供应链配套走向完善。具备了初步商业化落地的基础,如机器狗,根据高工机器人统计数据,2023年全球四足机器人销量约3.40万台,预计2030年销量有望超56万台。
信达证券研报称,目前AI产业正在对人类现有产业进行深度的变革,2025年AI云侧与端侧汇聚,人形机器人作为AI端侧的一个重要赛道,有广阔的商业化空间。消费电子行业中许多企业技术底蕴深厚、工程经验丰富,且与海内外头部机器人企业有良好合作关系,部分优质的企业有望借助此次机遇,筑造自身第二发展曲线,建议关注目前电子行业中优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