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三连降、不良率上升,广州银行A股“上市梦”再次落空
转战港股,成为不少中小银行的新选择。
作为广东省资产规模最大的城商行,广州银行的A股上市之路再次遇到挫折。
1月17日,深交所公告称,因保荐机构国泰君安撤回发行上市申请,决定终止广州银行发行上市审核,其审核状态已变更为“终止”。这是2025年第一家撤回上市申请的银行。
广州银行的上市申请在2020年6月获得证监会受理,随后在2023年3月被深交所受理。此后的进程历经波折,因财务资料两次过期,审计机构被暂停业务等原因,其IPO申请被“中止”了三次。
这次主动撤回申请后,广州银行接下来是否会继续冲击A股上市,或是转战港股,银柿财经向广州银行董秘邮箱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暂未回复。
A股“上市梦”落空
广州银行的IPO申请在2020年获受理后,至今已接近5年时间,期间也经历过一段中小银行在A股上市的“窗口期”。2021年,共有重庆银行(601963.SH)、齐鲁银行(601665.SH)、瑞丰银行(601528.SH)和沪农商行(601825.SH)4家银行成功上市,这是近年来最后一轮银行股上市高峰。
此后自兰州银行(001227.SZ)在2022年1月上市后,三年时间内再没有一家银行成功在A股闯关。
一位银行业分析师告诉银柿财经,广州银行虽然规模不小,但错过了在A股上市的好时机。目前经营情况较好的大中型银行基本都已上市,排队申请的主力军以中小银行为主,这类银行在经营状况上不如大型银行,需要的审查流程会更多,排队时间也更长。“从近三年来的市场趋势看,银行A股IPO审核会越来越严格,上市银行数量预计不会再大增”,该分析师认为。
广州银行这次撤回申请,也与其自己经营状况相关。根据招股书,2021年至2023年,广州银行的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这期间分别为41.01亿元、33.39亿元和30.17亿;营业收入也出现波动,分别为165.64亿元、171.53亿元和160.03亿元,2023年同比下滑6.71%。
广州银行对此的解释是,2023年虽然信用减值损失金额有所减少,但受宏观经济波动、市场利率下行等影响,营业收入有一定下滑,导致净利润继续下降。
2024年,广州银行将继续面临营收下滑的挑战。据其披露的2024年三季度报告显示,2024年1至9月,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07.63亿元,同比下降约12.55%。
在资产质量方面,广州银行也面临压力,其不良贷款率今年一直高于全国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2021年至2023年末,该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60.84亿元、97.1亿元、95.11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57%、2.16%、2.05%。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是1.56%。
另外,广州银行拨备覆盖率也有待提高,2023年末为160.08%,远低于当年商业银行平均205.14%的水平。
在内部管理和风险把控方面,广州银行也有需要改善的地方。除了因合规问题被监管机构多次处罚外,其高层变动也较为频繁。2023年11月,广州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建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目前的新任董事长为李大龙,在2024年11月由广州市人社局任命。
广州银行是一家广州市属国有金融企业,截至2023年底,该行的资产总额为8317.27亿元。据最近招股书显示,该行前十大股东均为国有股东。其中第一大股东为广州金控集团,持股比例为22.58%,第二大股东广州广永国资持股19.71%,二者为控股子公司关系,广州金控集团直接和间接持有广州银行42.29%的股份。
目前计划在A股上市的银行中,广州银行也是募集资金较多的一家,其计划募资94.79亿元,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水平。
从目前的进展来看,这一募资计划短期内将难以实现。
转战港股?
A股市场的大门对中小银行已关闭三年,广州银行这次撤回申请后,还有6家银行在继续等待。
在深交所排队的三家银行总部均位于广东,分别为东莞银行、广东顺德农商行、广东南海农商行,它们在2024年12月底更新了财务资料,最新审核状态均为“已受理”;另外三家在上交所排队的是湖北银行、湖州银行与昆山农商行,其中湖北银行和昆山农商行的状态为“已受理”,湖州银行为“已问询”。
在募资额方面,湖北银行计划的募资金额为95.17亿元,是这一轮申请上市银行中最多的一家。
除了这几家还在等候的银行外,2024年与广州银行一样主动撤回的还有马鞍山农商银、亳州药都农商银和海安农商行等3家。相比广州银行,这三家地方中小银行的资产规模、质量,营收和净利润体量均更小,面临的经营压力和风险更高,想要成功上市的难度更大。
这些主动撤回的银行也并未放弃上市计划。药都农商银行、马鞍山农商银行相关人士曾对外表示,撤回IPO申请主要是发展战略调整,会综合考虑监管导向、市场情况等再择机重启IPO。
从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这类银行今后要上市的难度依旧不小。一位投行人士对银柿财经表示,后续A股再出现银行上市潮的可能性不高,能闯关成功的也就是几家资产质量、盈利均不错的银行,其他地方中小银行的盈利能力、风险把控和资产状况更弱,上市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A股市场银行上市停滞的3年期间,港股市场在今年初迎来了突破。1月13日,宜宾银行(02596.HK)在港股上市,上一家成功登陆港股的银行还是2021年9月的东莞农商行(09889.HK)。
宜宾银行虽然打破了中小银行的“上市荒”状况,但资本市场的反响并不热烈,不仅公开认购不足,上市首日的股价表现也平淡。截至1月20日收盘,宜宾银行股价为2.6港元/股,相比发行价2.58港元/股仅微涨。
一位港股银行业分析师告诉银柿财经,目前港股市场上的中小银行股普遍面临估值低、成交量低、流动性弱等问题,股价也大多低于净值,投资者对这类公司缺乏热情。
面对A股上市难度增加,在宜宾银行实现突破后,更多中小银行把港股作为上市首选地。2024年已有部分银行透露冲击港股上市的意愿,如阜新银行、遂宁银行、达州银行、富滇银行、潍坊银行等地方中小银行。
尽管港股估值比A股低,融资规模受限,成交也不活跃,但上市程序更简便,效率也相对更高。一位投行人士告诉银柿财经,这些中小银行计划转向港股的一大原因,除了规避A股愈发严格的上市监管压力,也有部分投资人需要寻求退出渠道。
接下来,这些地方中小银行能否在上市进程中实现突破,仍有待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