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博时基金经理唐屹兵:ETF大时代,主动型ETF或是新赛道
新的一年,ETF将卷向何方?
2025年开年不过半个月,各大公募在ETF新阵地上的PK已经火药味十足,从8只基准做市公司债ETF集中发售,到12家公募集体上报首批科创综指ETF,昭示了2025年ETF的热度可能会比去年更甚。
新的一年,ETF将卷向何方?指数化浪潮下,布局晚、资源相对较缺的中小公募又该如何突围?
日前,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唐屹兵在接受银柿财经专访时表示,ETF大时代,主动型ETF或是新赛道。
2025年,ETF依然可期
作为掌管16只ETF及指数产品的基金经理,唐屹兵对扑面而来的指数化投资浪潮,显然是深有感触的。
2024年,ETF产品数量大增,规模达到3.7万亿元,被动基金的持仓规模首超主动权益基金。而伴随而来的,是各家公募为了抢占ETF市场份额而发动的多场发行大战,极致的当属中证A500一个指数发行了上百只指数产品,这是基金行业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战况。
在唐屹兵看来,与大多数卷的行业一样,ETF市场竞争激烈,反映了市场当前处于需求爆发的阶段。这说明行业的投教非常成功,投资者对ETF的认识在加深,认为无论是资产配置或是交易需求,ETF都是很好的工具。
相关交易所数据展示了ETF近年来规模实现几何增长的盛况:2004年,行业首只ETF诞生,但行业的首个一万亿直到2020年10月才出现,时隔16年;2023年8月,第二个一万亿来临,相隔近3年;而第三个一万亿则在2024年9月达到,仅过了1年出头。
“2025年,我预估ETF的增长势头有望继续。”唐屹兵表示,他看好2025年A股市场本身的动力,加上行业会继续扩张,ETF市场有望保持过去这几年的增长趋势。
唐屹兵认为,ETF大时代的到来,基金公司虽然压力倍增,但由于ETF的开发和管理,更多是靠团队的合作,因而能让基金公司减少对明星基金经理的依赖,从这个角度来说,未必不是好事,因此,基金公司也愿意发行指数产品。
ETF大时代,从拼产品到拼服务
对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而言,ETF大时代的来临,各家PK的重点也出现了新变化。
以往,市场由主动权益基金占主导,各家公募间以拼基金经理业绩为主,而行业重点转向了ETF及指数产品后,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彼此之间比拼的重点也变成了产品线是否完整,渠道资源是否给力,以及对投资者的服务是否到位。
唐屹兵说,2024年,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大量ETF基金经理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要路演,要与机构沟通,要与投资者沟通,工作量直线上升。
“2024年,我光直播、路演就有100多场,比以前多太多了。现在,既要负责公司固定的直播,也需要到机构渠道讲解策略和观点。”唐屹兵说,以前ETF的参与者多是职业投资者,专业性较强,但现在大量新用户冲进来了,他们不了解具体投资逻辑,很容易追涨杀跌,投资者教育就很有必要,他们就要负责把每类资产的投资逻辑一一讲清楚,以提升用户的投资体验。
唐屹兵觉得,虽然忙了很多,但与投资者走得近一些,也有助于他们迅速发现市场上的新需求,能给开发新产品提供思路。
“比如,我们以前在幕后的时候不理解,为什么一些短期爆发性强但长期收益不好的主题ETF能保持上百亿的规模,而部分细水长流型、长期收益很不错的主题ETF却少人问津。在跟投资者聊了后,才发现很多投资者就喜欢爆发性强的主题ETF,看到涨了后就冲进去,买在高位就套住了,就沉没在里面了。但对投资者来说,这样的体验非常不好。所以,我们现在在考虑是不是能开发一些策略,如量化配置策略、择时策略等来发出投资信号,帮助投资者做好资产配置,从而诞生博时基金的独有竞争力。”
唐屹兵说,此外,他们还在致力于给投资者普及资产配置的概念,毕竟A股板块轮动快,要把握热点很难,未来,资产配置很重要。为此,博时基金也在尽量拓宽ETF产品的广度或宽度,为投资者提供更完整的投资工具。
主动型ETF或是新赛道
2025年,ETF再迎大发展,已是行业共识。但新的一年,ETF将卷向何方?
身在浪潮中的唐屹兵同样觉得突围方向越来越难,因为目前传统宽基基本布满了,行业主题也已布得很细很全了。他认为,未来,基金公司应该另辟蹊径,定制指数、开发主动型ETF或是行业可以考虑的新方向。
“比如,你有好的策略,只要你的策略有独家性或独特性,就可以去跟指数公司定制指数,成本不高,从而建立自己的护城河。”唐屹兵说,目前行业里这样做的还不多,预计未来这个领域有较大发展潜力。
相比定制指数,主动型ETF目前在国内还尚未有“试水者”,但在海外,近年来主动型ETF增势强劲。
据贝莱德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截至2023年末,全球指数型ETF规模的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1%,而主动型ETF规模增长率高达31%。贝莱德还预测称,到2030年,全球主动型ETF规模将达到4万亿美元,并占全球ETF行业的16%。
主动型ETF,顾名思义,就是将“ETF”的交易运作形式和“主动”管理形式相结合。对比被动或指数增强型ETF,主动型ETF不以复制、追踪指数表现为目标,而是将ETF扩展到主动投资,由基金经理进行主动管理。对比主动权益基金,主动型ETF可以在二级市场实时交易,但产品透明度相对更高。
唐屹兵说,主动型ETF拥有ETF交易便捷、费率低的特点,同时又能发挥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优势,目前很受海外投资者欢迎。比如知名的“木头姐”凯瑟琳·伍德就是凭借主动型ETF异军突起的,其管理的ARKInnovationETF,曾创出惊人成绩,基金规模也因此获得了指数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