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海外交流项目为何多乱象?缺少监管,“全靠情怀”
有受访对象表示,国内高校市场看起来开放,实则“封闭”,缺乏足够透明的市场筛选机制。
听到有高校短期交流项目出问题的消息,在留学行业从业近13年的周明哲(化名)没有过多诧异,他一开始就认为,大概率不是官方合作项目,而可能是第三方机构出现了纰漏。
2024年12月,因剑桥交流项目邀请函造假,浙大经济学院部分学生或被英国拒签十年。事发至今,尚未有官方调查结果。(详见银柿财经此前报道《剑桥交流项目邀请函造假,或被英国拒签十年,谁坑了这些浙大学生?》)近日,浙大经济学院有学生向银柿财经透露,部分学生的费用已退还。此外,或受此事影响,今年经济学院的新年晚会都没有办。
在许多人的认知里,高校的海外交流项目算是官方项目,不太可能跟“造假”二字搭边。但此次事件揭开了高校短期交流项目不为人所知的另一面。连日来,银柿财经采访了多位从业经验超10年的资深留学中介顾问后了解到,目前有不少高校的海外交流项目外包给第三方中介机构。在高校、机构双方合作的过程中,不透明的市场筛选机制、监管缺位等因素,给了部分不正规机构可乘之机。
短期项目易藏“猫腻”
浙大经济学院剑桥交流项目陷入舆论风波后,迅速引起了留学中介行业人士的热议。
周明哲自2012年起就在留学行业工作,他曾在行业内头部机构工作过,如今所在的工作室也和一些高校开发校企合作的项目。他表示,高校将短期交流项目外包给中介机构已经不是新鲜事。
据了解,高校的国(境)外交流项目主要有学期交换生项目和寒暑假短期课程。其中,短期课程项目偏向研学或研学性质,具有时间较短、要求相对较低和费用较少的特点,覆盖的人群也更广。
“像学期交换生这种都是学校对学校,涉及到学分转换,而且还应该在教育部备案,没有什么风险。”周明哲介绍,国外高校在官网上公布的夏校课程(即暑期课程)一般也不会涉及和国内高校的合作,国内学生可以直接自己申请或者寻求机构帮忙。
他指出,目前市场上存在比较多“猫腻”的项目还是机构推出的国外高校研学或者游学的寒暑假项目。
多名受访行业人士反馈称,市场上的学术营、科研营,大部分都不是海外高校的官方项目,多是中介机构和国外高校某个学院达成合作,通过租用学校场地、雇佣教授兼职授课完成。
“租用场地、邀请教授兼职授课,这些做法在留学行业内常见,在国外也是合规的。现在有的国内高校也会把场地借给外部机构使用举办一些活动。”王茜(化名)也是一名资深的留学顾问,她在行业内工作了十五年多,组织过海外多所高校旗下学院的短期项目,如今常驻在英国办公,其所在机构还在当地有注册成立公司。
据王茜介绍,海外高校的短期项目市场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
“以英国高校为例,它们大部分是公立学校,但还是要自负盈亏。尤其这几年,部分英国高校经营亏损,学院的商业化项目可能多起来了,交由中介机构组织。”她透露道,除了海外高校官网发布的夏校课程之外,中介机构还会找海外高校洽谈定制化的项目合作,这里面就包括部分国内高校外包给中介机构的项目。
周明哲所称的“猫腻”,则指的是不少中介机构在国内推介项目时打着海外高校旗号招生,通过各种包装方法让人误以为这是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官方项目,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其中一个包装方法便是“项目证书”。不少机构和国内高校在宣传短期项目时会提到,项目课程结束后颁发海外高校的官方证书。
但这类项目证书的含金量、真实性都有待考证。周明哲对此就持怀疑态度。“有的证书看起来很唬人,弄着花式字体,看上去像是国外高校学院颁发的,其实里面有很多操作方法。”
王茜也特别提到,并不是所有中介机构操办的项目都能够拿到海外高校开具的证书。“机构要向海外高校专门颁发证书的部门进行申请,要在课时或者论文成果上达到相应要求,另外机构还要向有的高校缴纳证书费用。”王茜说,“之前就有中介找到我们合作,要求省钱省事,还要拿到海外高校官方颁发的证书,实际上很难做到。”
近几年,她在圈子里听说过大大小小的爆雷事件,包括中介机构伪造证书事件。
此外,有部分参与过高校短期游学项目的学生向银柿财经反映称,当时报名缴纳的费用较高,实际行程安排中没有与当地高校学生进行交流,仅仅是参观学校,比起自由行性价比其实不高。
“国际化”考核
一面是行业乱象,一面是越来越多的机构涌进来。
有受访对象提到,受市场环境变化影响,传统线下获客手段效果大打折扣,但大学校园又是各家机构不能割舍的重要市场。近几年,高度细分化的留学市场也产生了变化,很多机构不得不进行转型以找寻新的增长点,针对高校学生的短期项目就是就是转型方向之一。
除了留学中介机构,旅行社、语言培训甚至餐饮机构,都想要分到高校市场的“蛋糕”。这些机构进入高校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客源集中且稳定。“项目有校方背书,学生们比较信任,比校外市场也更容易获客。”刘羽松(化名)在留学行业也有超十余年的工作经验,目前主要负责机构的战略投资业务,他表示,只要一个外包项目顺利跑通,双方之后的合作就基本稳定了,高校也不会频繁更换机构。
与此同时,不少高校对海外合作项目也有自身的需求。
银柿财经了解到,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中,推进国际交流是重点任务之一,也是衡量双一流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刘羽松表示,高校短期项目具有“交付更轻”的优势,覆盖的学生范围也更广,“有的高校想要提升国际化水平,存在相应的考核指标,这方面的诉求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短期项目在高校市场的繁荣”。
某高校国际合作处的老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由于学校自身与外方高校合作的项目类别不够齐全,无法容纳足够多的学生,很多高校都会与第三方中介合作。当然这些项目本身在海外高校的网站上也要能查到。”
浙江某全日制普通高等民办本科院校一位老师也回忆道,2019年时工作群里曾发布一则消息通知,对推进国际化工作的人员给予一定奖励。这则消息通知显示,“对组织学生海外研习的人员给予奖励,每人100~200元。”但自2019年后他在群里再未见过类似通知。
“高校在外事工作上会进行考核,比如这一学年要和几所什么区域什么层次的高校建立合作,如果达成,考核结果就会比较可观。”河北一所全日制民办本科高校的外事负责老师刘畅,有3年留美工作生活的经历,如何联系海外高校、要走哪些程序以及避开哪些风险,她都较为了解。因此,工作两三年以来,她从未考虑和中介机构合作。但对于部分缺乏海外项目操作经验的高校教师来说,选择和中介合作是一种更为便捷的方式。
刘畅还认为,对高校而言,类似的“国际化”需求确实存在,但这类工作并非像企业开展业务那样急迫。“有的人想提高业绩、要去评职称等等。但不了解目标国家国情的老师,刚开始做国际化工作的时候可能会想当然,缺乏工作需要的背景知识。”
“不透明”的生意
对中介机构来说,做高校市场生意其实没有那么容易。
和多所高校打交道下来,刘羽松发现,国内高校的短期海外项目市场看起来开放,实则“封闭”,缺乏足够透明的市场筛选机制以及价格。
“主要还是以资源为导向,谁占据了资源、拿到了准入门槛,进场之后就可以做这个项目,而不是以谁做得好为评判标准。”他解释道。
周明哲直言,“行业里经常是认识某个高校或者学院的相关领导,刚好这所学校存在需求,那么这个事情大概率能成。”他所在的机构曾参加过某高校的项目招投标,他透露,实际情况有时候就是,“招投标前,双方已经达成合作意向,基本沟通完了,甚至到时只有一家到场”。
“在这类短期项目合作上,高校有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机构,但公开的比较少。”受访行业人士指出。
通过网络搜索,银柿财经找到了国内部分高校公开发布的招投标文件以及采购结果公告。以湖北省某本科高校在2024年发布的学生短期出国(境)交流学习服务采购项目为例,其中指定了国外几所目标交流高校。
根据采购文件,这所高校对授课人员、拟派项目负责人、付款方式以及履约保证金均作出明确要求,授课人员必须为目标高校的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专业人员,“成果要求”提到要提供承办方颁发项目成绩单和结业证书,并给予优秀学生教授推荐信。
在该高校与中标机构签署的合同中,作为乙方,中标机构承诺负责与交流学习目的地学校沟通并出具官方正式邀请函,符合学生出国、学习及出入境的相关要求。按照“合同金额及付款方式”内容,项目总体费用一半由校方承担,一半由学生自行承担,且由中介机构自行向学生收取、校方协助沟通协调。
“我们现在(对采访)管得很严,涉及招投标也不太方便。”1月8日,银柿财经联系上该高校项目的负责人了解合作模式,对方婉拒了采访。
多位留学行业人士认为,高校的类似项目“水比较深”。这也是中介机构在开拓高校市场时最难打通的环节。
“这方面机构要付出不少成本,例如身份‘挂靠’学校的成本、校内公关费用。项目要招生,得找负责相关业务的老师沟通,还有就是有时候维护关系的费用。”刘羽松表示,这些高校短期项目中,不排除相关人员有创收行为的可能。
至于不透明的价格,刘羽松更深有体悟。多年前,他通过中介机构报名了美国高校的研学项目,当时与他同行的还有几所高校的学生。刘羽松回忆道,交流之后他了解到,不同的高校学生缴纳的费用不一,价格相差较大,自己缴的钱得最少,享受到的服务却是相同的。
如何监管整治?
在多数人看来,留学中介行业利润高,承包高校的短期项目或许也是如此。实际情况究竟如何?
“一般来说每名学生在英国的项目经费在3万元左右,若国内高校研学团有20人,机构差不多能拿到60万元经费。”王茜称,机构固定成本主要包括交通、住宿、餐食以及人员劳务等,授课成本根据课程时长、授课人员专业程度变动,多在1万元/小时左右。
王茜认为,高校短期项目实际利润水平不高,他们还是要以留学业务为支撑,“如果国外中介机构不是直接对接国内高校,利润还会再少一些。”
对于造假事件,她猜测,“获得海外高校许可的项目费用较高,而国内高校经费有限,中介机构可能就选择了造假,最后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然而,多位受访行业人士认为,高校外包的短期交流项目存在监管缺位的情况,即便是校方也不一定就能及时发现问题。
银柿财经在裁判文书网上找到了一家中介机构在高校虚假宣传招生行为案例。虽然这一案例不是短期项目,但也是和学生权益息息相关的出国留学项目。
根据2019年公布的民事判决书,涉案培训机构与湖北某高职院校签署了委托协议,机构人员随后开展了印刷招生单页、网络宣传等工作。实际上,这家机构不具有升学、出国留学资质,而且在学生缴纳费用后,机构也没有对多个学生进行培训,行为构成欺诈。这所高职院校明知其缺乏相关资质不加制止,要承担连带责任。
周明哲也观察到,部分国内高校在交流项目管理上较为松散,对于中介机构资质以及项目资料的审核把关并不严。
王茜认为,中介机构造假成本低,面临的法律责任也不严重。她了解到,一家伪造牛津大学证书的机构,事发后只是收到了海外高校学院的警告。
在她看来,行业乱象整治很难一步到位。不过,英国近期对不正规机构的整治措施可以借鉴。“像英国大使馆会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比对,发现异常情况后会向高校核实项目的真实性。有些国家的地方政府还会邀请中介机构参加年度会议,可以直接反映行业中存在的乱象、举报不正规机构。”
“我打算在这个行业干一辈子,工作到退休,我自己坚持的一个底线就是不作假。”王茜强调,要与国内外高校保持长期关系,坚守底线才能让生意长久。
“目前高校短期项目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负责老师、机构人员的情怀和素质能力。”刘羽松认为,如果要改变现状,一方面国内高校要建立起更加市场化、更加透明的筛选机制,另一方面也要从保障学生的权益出发,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刘畅则多次强调高校配备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实际上,高校对外包项目的监管应该更严格,工作也要做得更谨慎,毕竟最后会影响到学生。”她表示,在外事方面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样更有可能事先判断出机构是否隐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