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基市场:股基创单月新发记录,29家公募“一基未发”
新发市场的“冰火两重天”格局,成为公募行业马太效应渐显、格局重塑的一个注脚。
2024年已收官,回望这一年的新基发行市场,谁在扛大旗,谁在“拖后腿”?
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4全年新发基金1075只,较2023年同比减少12.5%;合计发行规模达到1.21万亿元(以认购起始日计,下同),较2023年增长8.5%。
分类别来看,债基仍是撑起新发规模的大主力,全年合计发行超8200亿元,为新发市场贡献近七成份额。但与此同时,全年债基新发数量创下2019年以来的新低,获批数量更是仅有2023年的五分之一,新发审批收紧信号隐隐浮现。
股基在这一年迎来春天,中证A500相关产品的火热发行,让2024年10月创下单月股基新发规模的历史记录。另一个看似小众的品类REITs,发行端也热闹非凡,配售倍数超300倍、“一日结募”的大爆款比比皆是。
但“人的悲欢并不相通”:2024年有29家公募基金公司“一基未发”,先锋基金、江信基金、凯石基金等多家中小公募已超过5年未发新基。新发市场的“冰火两重天”格局,成为公募行业马太效应渐显、格局重塑的一个注脚。
债基撑起新基市场规模
2024年,债基新发市场表现和债市走势一样亮眼。
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2024全年新发债基323只,合计发行规模8203亿元,为全年新发市场规模贡献了68%的份额。虽发行数量较2023年减少36只,但新发总规模同比增长5.6%,单只债基平均发行规模达到25.4亿元,创下了自2021年以来的新高。
顶格募集的“巨无霸”债基比比皆是。2024年发行规模超50亿元的债基合计63只,超70亿元的债基合计27只。“闪电结募”也频现:3月发行的交银中债0-3年政金债指数,仅用2天就结募,首发募集80亿元;国投瑞银启源利率债债券、银华中债0-5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同样不到5天就轻松达到80亿元上限。
值得注意的是,全年债基新发数量323只,创下自2019年以来(即最近7年以来)的新低。2024年,债市全年走势波澜壮阔的同时,市场频传监管限制发债基的“小作文”:6月,有业内人士称接到监管通知,零售型债基首发上限从80亿元下调,而据iFinD统计数据,下半年发行的债基中,仅鹏华中债0-3年政金债指数和东兴兴成利率债2只债基触及80亿规模,其余募集规模都不超过60亿元。
与此同时,债基审批明显收紧,据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2024全年仅43只债基获批,其中半数获批时间集中在11~12月。虽年末有阶段性放松之势,但相较往年仍信号明显:2023年全年有194只债基获批,接近2024年的5倍。
股基新发井喷,REITs“闷声发财”
从全年趋势看,各类型基金中,股基和REITs是唯二在发行数量和规模增长上都蒸蒸日上的品类。
权益指数化浪潮拉动股基迎来爆发式增长。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4年新发股基442只,总发行规模2468亿元,创下近三年新高,较2023年同比增加近三成。
2024年10月,49只新发股基合计发行规模达到853.21亿元,占当月新发基金总规模的三分之二,更是打破2015年6月单月新发股基853.1亿元的最高记录,创下了公募基金史上单月股基新发规模新高。
创造历史的股基规模增势背后,是公募基金史上另一桩大事件:中证A500相关基金如火如荼的发行战。据同花顺iFinD数据,10月发售的49只股基中,中证A500挂钩产品达到21只,合计发行规模805亿元,在当月新成立股基规模中占比约95%。其中多只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募集速度和规模让市场叹为观止,易方达、广发基金旗下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更是双双首发募集80亿元,成为2024年唯二两只首发募集规模达到80亿元上限的权益基金。
股指基金狂飙突进,REITs也在“闷声发财”。相较于全年仅新发6只、合计募集201亿元的2023年,2024年的REITs新发市场可谓热闹非凡:全年新发REITs达到29只,而从2021年第一只公募REIT诞生至今,全市场也仅有59只REITs成立。随着2024年7月,发改委发布公募REITs常态化发行新规,REITs发行端迎来新的快速增长期,下半年新发数量占全年新发数量的三分之二,12月更是单月新发了6只。
新发热闹,募集也抢手。2024年新发REITs中,一日结募的有14只,其中“爆款”频出:如华夏特变电工新能源REIT最终发行规模11.64亿元,公告显示,这只REIT此次发行累计吸金643.592亿元(比例配售前),其中公众发售部分有效认购比例仅0.223%。除此之外,中信建投明阳智能新能源REIT、工银蒙能清洁能源REIT公众发售部分有效认购比例也低于1%。2024年成立的29只REITs合计发行规模达到645.7亿元,全年首发总规模较2023年增幅达到210%。
其他类型产品则相对平淡。混基持续冷却降温,全年新发226只,合计规模630亿元,在全年新发规模中占比仅5.42%,而这一数字在2021年是56.91%。FOF全年新发28只,合计规模101.68亿元,同样不及2023年的二分之一,全市场规模占比仅0.88%。QDII全年新发27只,合计规模44.13亿元,较2023年同比下滑60%。市场虽一片火热,但在吃紧的外汇额度下,QDII存量产品成为更多基金公司选择的发展重心。
29家中小公募“一基未发”
新发市场热闹,但“人的悲欢并不相通”:不少中小公募全年“一基未发”。
据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末,148家公募基金公司中,只有119家年内有新发,另有29家基金公司全年“一基未发”。其中不乏知名的中型公募,如诺安基金、中邮基金、浙商基金等;也有不少年内遭遇变故的基金公司,如核心人物邱荣栋年中“出走”的中庚基金,因董事会股权变动风波负面舆情缠身、被上海证监局立案调查的淳厚基金,2024年初陷入“欠薪”风波的北信瑞丰基金等。
有部分小公募已经多年“一基未发”:先锋基金、江信基金、益民基金、凯石基金、中科沃土基金都已超过5年未发行新基。
有的中小公募不仅新发少,保成立也难,成立主动权益基金更是难上加难。比如,新沃基金全年仅发售2只基金,其中1只权益基金新沃高端装备混合,因3个月募集期满未能达到成立条件而公告募集失败,全年仅成立了1只债基。无独有偶,光大保德信基金全年仅发售了3只基金,其中2月初发售的光大保德信先进材料混合同样是募集失败。
新发市场的“冰火两重天”格局,也是公募行业马太效应渐显、格局重塑的一个注脚。有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市场行情的不确定性使投资者对新基金的投资意愿大幅度降低,另一方面,费率改革使基金公司收入大幅减少,压缩了中小型基金公司的利润空间,从而导致他们在发行新基金时日趋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