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支持并购推动产业升级,骏成科技收购新通达加速汽车电子业务
今年上半年,骏成科技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31%至4.07亿元。
9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创业投资事关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尽快疏通“募投管退”各环节存在的堵点卡点,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境内外上市,大力发展股权转让、并购市场。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并购活跃。证监会不久前也表示,将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不断提高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质量和水平。日前,骏成科技(301106.SZ)调研交流活动在公司总部江苏句容顺利举行,包括中信证券、招商证券等头部券商,玄元投资、九鼎投资等知名私募参与。各机构就与骏成科技重点探讨了汽车行业趋势、收购知名汽车仪表供应商新通达75%股份的进展等情况。
深耕液晶专显领域,瞄准汽车电子与海外市场扩张
资料显示,骏成科技专注于液晶专业显示领域,从事定制化液晶专显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现有产品应用于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智能家电、医疗健康等专显领域。
在调研活动中,骏成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应发祥、董事会秘书孙昌玲向参与调研的机构成员介绍了公司业务的基本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汽车电子仍是其反复提及的发力方向。
此前骏成科技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液晶显示屏产品定制化制造经验,自主研发车载大尺寸VA型液晶显示屏,兼具美观性和科技感,借此切入车载领域,并且斩获多家一级供应商订单,最终应用于上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北京汽车等国内主要汽车主机厂商。
骏成科技在调研中透露,随着公司增量客户不断发掘,公司产能规划将随之提升,目前订单饱满,产销两旺。受益于此,今年上半年,骏成科技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31%至4.07亿元。
谈及未来发展战略,骏成科技表示,公司将立足自身优势,加大车载领域相关产品的投入和生产,发挥定制化优势,从汽车行业中找到自己的路。汽车行业市场容量不断增加,对于公司来讲,产品应用和技术层面两手抓,除看好国内市场外,也会不断探索海外市场的机会。
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今年1月至8月,中国汽车出口共377.3万辆,同比增长28.3%,东南亚地区由于人口众多,市场空间大,更是成为中国车企的必争之地。
据此前报道,吉利已计划投资100亿美元在马来西亚建设高科技汽车谷。为支持客户现地生产和交付,骏成科技通过香港骏成对外投资设立马来西亚全资孙公司,总投资金额3000万美元,聚焦吉利集团全球化布局策略一同出海,同时对东南亚和欧美市场做积极布局。
收购新通达,加速产业链升级
对外投资加速出海,行业转型之际,骏成科技也在寻求打通汽车电子产业链,扩大产品矩阵。
今年8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首次突破百万,渗透率再次超过50%。伴随终端市场的调整,整个产业链也开始转向,产品研发,产能建设,都开始向“数智化”靠拢。其中,作为人机交互的重要配置,传统汽车机械仪表也正在经历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液晶仪表凭借信息的丰富度,装配的便捷度快速占据了新车的座舱。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数字组合仪表(7英寸及以上)交付1152.92万辆,同比增长14.97%;其中,全液晶屏仪表交付885.46万辆,同比增长40.47%。
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骏成科技抓住机遇,寻求收购知名汽车仪表供应商新通达75%的股份,从而完成从Tier2到Tier1的蜕变。新通达的产品包含汽车仪表、传感器、HUD、CMS等,主要客户包括吉利汽车、江淮汽车、长城汽车等,并逐步进入大众、斯特兰蒂斯、比亚迪、长安、零跑等主机厂供应链。
被问及收购进展时,骏成科技回应称,公司已按照交易所要求回复第一轮反馈问询,并更新了相应交易的财务数据,整个交易尚在交易所审核阶段。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新通达2023年的营业收入为4.9亿元,净利润为2659万元,毛利率为20.24%。
未来在交易完成后,骏成科技将成为新通达的控股股东,新通达也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骏成科技可以借助新通达在汽车电子领域的相关优势地位、生产能力,扩大上市公司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规模。
长城证券分析认为,骏成科技有望依托新通达优质客户资源及座舱显示产品线提升产业链协同效应,同时公司与大众、斯特兰蒂斯等海外车企项目正稳步推进中。长期看,公司智能座舱业务将充分受益于自主车企出海及海外车企配套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