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条产品线实现规模量产,裕太微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环比大增超九成
在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以太网交换机芯片、以太网网卡芯片,以及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领域,裕太微是国内极少数可实现规模量产企业。
4月28日,裕太微-U(688515.SH)发布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截至2023年年末,归母净资产18.27亿元,同比增加531.14%。2024年第一季度,裕太微延续了2023年营收高速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7253.15万元,同比增加35.81%。
裕太微专注于高速有线通信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公司以实现通信芯片产品的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为目标,以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作为市场切入点,逐步向上层网络处理产品拓展,目标瞄准OSI七层架构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营业收入逐季增加,海外业务实现零的突破
据介绍,裕太微产品覆盖数通、安防、消费、电信、工业、车载等多个领域,产品分为商规级、工规级、车规级等不同性能等级,以及百兆、千兆、2.5G等不同传输速率和不同端口数量的产品组合,涵盖路由器、中继器、LED显示屏、智能电视、无线终端、光伏、充电桩等数十个应用场景,可满足不同终端客户各种场合的应用需求。
2023年内,以消费电子为代表的终端市场整体需求疲软,半导体行业整体出现周期性下行,下半年随着市场需求逐步复苏及客户库存逐步优化,下游客户需求有所增长。分季度来看,裕太微在2023年营业收入逐季增长,各季度营收分别为5340.60万元、5505.53万元、5634.68万元、1.09亿元,其中第四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大幅增加92.95%,芯片业务实现营收7008.79万元,环比增长32.10%。
分产品来看,2023年内,裕太微工规级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毛利率同比增加1.89个百分点至45.53%,商规级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车规级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04.89万元;晶圆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5.34万元,毛利率增加12.34个百分点至87.98%。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公司新设新加坡发展中心以来,裕太微在2023年内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去年一年攻进多国主要供应链,完成从零到一的突破,实现海外营业收入金额为2860.60万元,突破到千万级水位线。对于芯片设计行业而言,海外应用场景和客户范围更广泛,海外市场商机巨大,预计2024年公司的海外市场将迎来更大进展。
多条产品线实现规模量产,是境内企业中的“极少数”
目前,裕太微已形成七条产品线,其中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网通以太网交换机芯片、网通以太网网卡芯片,以及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均已实现规模量产,值得一提的是,裕太微是中国境内少数实现前述芯片产品量产的企业。
在以太网物理层芯片领域,裕太微自主研发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是数据通信中有线传输的重要基础芯片之一,全球拥有突出研发实力和规模化运营能力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供应商主要集中在境外,裕太微是中国境内极少数实现2.5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规模量产的企业。2023年作为2.5G网通产品项目的规模量产元年,裕太微即实现了单个产品项目营业收入2085.92万元。
同时,裕太微千兆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也正不断完善产品种类,目前已有单口、2口、4口和8口等同一速率下不同端口数的产品。车载百兆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实现规模量产,车载千兆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提前量产出货,预计2024年起将对公司营收产生贡献。
在以太网交换机芯片领域,裕太微亦是中国境内极少数实现集成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以太网交换机芯片规模量产的企业。事实上,该领域集中度较高,少数参与者掌握了大部分市场份额,由于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客户及应用壁垒和资金壁垒,当前行业整体国产程度较低,国内参与厂商较少。其中,能集成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以太网交换机芯片更是寥寥无几。
2023年内,裕太微已量产出货5口、4+2口、8口以太网交换机芯片(目前单口速率千兆/2.5G),预计2024年网通以太网交换机芯片也将持续推出新品,并实现该产品线各类产品进一步放量。
此外,裕太微还是中国境内极少数实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千兆网通以太网网卡芯片规模量产的企业。公司第一代千兆网通以太网网卡芯片的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在CAT5E线缆上的连接距离超过130米,PCIE接口眼图性能优异,双向打流带宽超过1.5G bits/s, 居于国际先进水平。随着国内对于PC机、服务器加大更新迭代的政策出台,该款芯片后续也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