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柿访谈丨对话公募大佬梁永强:曾八获金牛奖,如今选择再次出发

银柿财经 可达 王博 2021-10-18 12:17:03

价值增长的核心一定是处在中国经济这个快速发展的列车上,至于在哪节车厢,实际上差异没那么大。对于投资者而言,要是不停的上上下下列车,收益就很容易“散掉”。

8座金牛奖、7座明星基金奖、5座金基金奖,曾经辉煌的荣誉,对于梁永强而言却已经是“过去式”。

在阔别市场两年多后,梁永强与杨宇、孟朝霞三位南开校友组建“个人系”公募汇泉基金,再度成为焦点。梁永强曾任华商基金总经理,孟朝霞担任过融通基金总经理和国联安总经理,一家公司同时出现两位曾担任基金公司总经理的合伙人,在业内并不多见。杨宇的管理经验和履历亦不遑多让,从业以来获得过7座金牛奖、3座金基金奖。

国庆节后的首个工作日,银柿财经记者在汇泉基金位于北京的办公地见到了梁永强,身着一袭深灰色夹克颇为低调。在约40分钟的访谈中,梁永强与记者从创业选择聊到投资风格,给记者最大的感受是作为“大佬”的内敛与谦逊。

【嘉宾简历】梁永强: 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拥有19年金融从业经验,曾历任华商基金总经理、副总经理、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等,其管理的公募基金共获得8座金牛奖、7座明星基金奖、5座金基金奖。现任汇泉基金创始合伙人,并于2021年7月担任汇泉策略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记者:梁总好,您阔别公募一线已有两年,圈内都很关注这次回归,在聊市场之前还是想听您讲讲,为什么会在这个时点选择创业?

梁永强:从时点来讲,目前整体市场上有这种理财的需求,正处于整个居民资产转移过程刚开始的阶段,这会是一个比较长周期的过程。

从现在这个时点来看,对于当前资产管理或财富管理这个行业而言,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起点。整体来看,过去包括像房地产投资,以及其他类型投资,现阶段实际上都是一个“规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未来整个居民存量财富比较好的通路之一,就是通过公募基金往权益市场去做配置,我觉得这个过程目前还只是一个刚开始的阶段。

记者:您目前担任汇泉基金的总经理,和杨宇共同管理汇泉的首只产品,此次您将发行第二只产品,同时负责公司运营和产品管理您有没有压力?二者间会如何平衡?

梁永强:汇泉是由基金行业里经验丰富的几个人合伙组成的公司,主要创始合伙人有孟朝霞、杨宇和我,大家的从业经验比较丰富,专业积累较为丰厚。我们几个人实际上之前也都做过公司的管理,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我们几个人都可以站在公司的角度去理解具体的业务。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实际上都是在互相补位的过程,能把每个人最好的优势都发挥出来。

从目前来看,我们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大家沟通的都很通畅,具体在落地执行方面,也都有各自的分工。所以在我这边来讲,我的个人精力可以更好的专注于投资,这种机制之下有一种比较好的平衡。

记者:作为“个人系”公募,汇泉会有哪些差细化特色?

梁永强:就“个人系”公募来讲,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股东的背景和禀赋上,所以我们看到之前很多“个人系”公募,有投研端作为主要发起人的,有市场端作为主要发起人的,也有中后台端的,基本上这几类。

从汇泉来讲的话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三个主要创始合伙人,我和杨宇是在投资端做主动和量化,孟朝霞在公司品牌和战略端的积累比较深厚,这种组合的话在以前的“个人系”公募里面是比较少见的。另外我和孟总两人以前都做过其他中型公司的总经理,所以我们团队对于整个行业的理解,实际上会更深刻一点。

资产管理行业、基金管理行业,本身是个人禀赋或个人人力资本特别突出的一个行业,类似于会计师、律师一样。“个人系”公募,其实就是把人力资本为主的行业特征,用合伙的形式更好的呈现出来。这样的话,未来优秀的基金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运营人才等等,能更好的在这个平台上发挥作用。把每个人的特点发挥出来,给持有人带来更好的体验,带来更多的增量财富。

记者:您在主动权益这块深耕十多年,杨宇擅长量化投资,汇泉提出在投研中将主动投资和量化投资融合的理念,您能进一步做一个阐述吗?两个不同的投资体系是如何相互配合的?

梁永强:就量化和主动来讲,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也有不擅长的地方,就好比吃饭的时候用勺子和筷子,本质上都是两个管理的工具,不是说一定要用量化或者主动,而是在这个过程里,两个工具要不断切换来配合使用。

对于主动管理,其最大的优势是挖掘每件事的背后逻辑,并且串联起来。而量化是运用计算机模型对现有逻辑的泛化,用现有的逻辑在更大的范围里做筛选,所以量化这个工具其实就像一个筛选器,而筛选器的标准需要校准,实际上是由主动来调节,所以这是两个相互配合的过程。对于两个体系而言,首先要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哪,如何形成互补,就像筛选器的例子,通过校准器不断地校正精确度,让量化在筛选的过程中越来越精确。

除此之外,量化选出来之后需要挖掘背后的逻辑,这个环节主动管理发挥的东西会更多一些,基本上是这种配合的方式。

记者:近几年蓝筹牛市使得公募行业的持仓较为集中,特别是一些热点赛道,有观点认为主要是行业普遍追求短期业绩,您怎么看待短期和长期的矛盾?

梁永强:对于长期来讲,实际上短期的持续叠加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观察过去可以发现,每一个赛道实际上都是3~5年的一个周期:在这个周期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对这个趋势的理解不那么深邃,总是少数人在参与;到后来大家对这个趋势理解的多了,研究度也更高,更多的人会去参与这种趋势;而到了周期的末端,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这实际上和人性的特点比较类似。

在这个过程里,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需要寻找好的公司,思考这个公司将来会做什么,考量在整个一个大的周期里,它会如何穿越周期。对于一个好的公司,它会在整个周期转化的过程中,表现的相对平滑一些,这是机构投资在这个过程中能做的一些增量。

记者:很多时候“个人系”公募希望对基金经理做更长期的考量,但投资者难免会在意短期的持有体验,这方面您是怎样考虑的?

梁永强:就我们“个人系”公募的特点来讲,对于基金经理考核会有一个更长期的考量,需要保证给平台上的每个人一个更稳定的发挥空间。

当然现在来讲,整个行业实际上从去年开始,逐渐从过去所谓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慢慢向财富管理在转型的过程中。这就意味着,要从过去关注投资的增长空间,到现在越来越多地关注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在这个过程里对于回撤控制、净值波动这一块,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对于“个人系”公募来讲,对基金经理有更长周期的考核,所以不会为了超额收益押注于某一个方向。所有的盈亏都是同源的,一个方向参与很极致就会导致过快的上涨,同时也必然带来过大的波动。更长的考核周期,可以让基金经理追求更稳定的预期回报,不需要为了追求短期收益采取极端做法,我们希望能在这方面做得更好一些。

记者:梁总接下来我们聊聊市场,您曾经说过经济活动有春夏秋冬,市场情绪也会经历春夏秋冬,您觉得现在市场情绪是在什么季节?适合怎样的投资策略?

梁永强:我觉得这分为几个层面吧,如果基于一个经济或者一个大类资产,更长周期来看,我觉得现在有两个趋势:

一个是,整个国内居民资产的配置,逐渐从过去以房子、债券为主,慢慢的往股权投资转移,这个趋势才刚开始,这也是国内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方向;

另一个是,从整个全球金融资产配置来看,实际上在中国的配置比例非常低,中国经济在全球整个配置比例的提升是一个刚开始的阶段。随着整个中国经济未来在全球占比的持续提升,全球金融资产在中国的配置比例也会持续提升。

在大的背景里,如果基于3~5年整个市场一个小周期来看的话,现在有点像是夏天,有一部分行业已经充分表现,而另一部分行业接下来还会有一段比较好的周期。

我们看到整个市场自2019年注册制改革以来,始终是在走一个结构性的市场,每个行业都在演绎自己的春夏秋冬,但演绎的时段又参差不齐,所以每个阶段始终只有少数行业表现较好,大部分行业还是处在一个休息的状态。

所以从3~5年的角度来看,整体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会弱化,具体操作而言,基于每一个行业方向单独判断,可能会更合理一些。

记者:您觉得当下通胀的宏观环境,美联储可能缩表甚至进入加息周期,这些因素有没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对权益市场造成冲击?

梁永强:宏观因素对权益市场的影响,一般可能会有两个结果:

一种是整个市场或者整个全球经济经历一个特别大的变化甚至是恶化,导致所有资产都出现风险,我觉得这种概率相对是比较小的;

另一种可能是,比如权益市场对于整个经济的反应有些过度以后,其他类型的资产比如债券或者现金类资产表现会更强势,也就是说在资产类别之间切换。这种来看的话,全球的货币利率实际上都在往下走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全球实际上都是有一个趋势,就是从过去偏债市的资产往股权转,我觉得在经历这种变化。

所有政府都希望通过经济政策调控,能让经济有一个更平稳的过程,所以对于宏观影响,我觉得可能需要保持谨慎,但是现在还不用特别担心。就全球来讲,现在整体而言,对于风险的预先控制不像过去那么刚性,都希望更平稳的过度,所以我个人觉得不用特别担心。

记者:在经历数轮牛熊转换的周期之后,您形成了怎样的投资框架?会从哪些维度来选择行业和个股?

梁永强:从投资来讲,我觉得首先是各类资产配置的问题,多大比例在股票、多大比例在债券。这需要从宏观,从每个阶段资本市场和各类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所承担的角色去看,这是一个更长期的东西,所以轻易不会有大的变化。

就现阶段而言,股市在整个经济,或者是整个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意义越来越大,所以权益资产始终是占优的。

在权益资产的比例确定之后,是在行业或者板块间怎么分配的问题,这个时候就要去看未来整个社会的资产或资源流向哪里。

对于有投资价值的行业,未来社会资源会不断向其倾斜,而投资也是资源配置的一个环节。另一些行业,比如像房地产,可能现在规模很大,但基本上已经很难再有一个量级的变化,未来资源就不会有更多的倾斜。这类行业基本上我觉得,相对来讲是需要规避的一些行业。基于未来与现在做一个对比,来评判行业以及该如何选择。

政府会做各类规划,对投资者来讲是比较好的参考。我们可以看到哪些行业未来政策会不断倾斜,不断地鼓励资源流向这个方向。从投资来讲,这种往往就是不错的方向。

记者:从中期来看,您觉得哪些板块具备投资机会?

梁永强:从方向上看,一定要看整个经济所处在什么阶段,以及下一阶段如何演绎。

目前来讲,中美竞争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明确的趋势,基于各自产业的完整性和自主性带来的机会,未来需要持续关注。

随着外部竞争加大,围绕内循环、自主性就会有机会,比如在自主可控方面,包括芯片、军工等。另外从国内经济来看,围绕整个资源配置来讲,我觉得整个财富管理行业,比如像券商,都有不错的机会。

然后围绕新能源、碳中和这一块,是整个全球的发展方向,虽然这个阶段有点热,但是从这个方向未来的巨大空间来讲,我们觉得依然会有不错的机会,所以这块始终要关注。包括还有像发电端的一些变革,包括电网端的一些变化,我觉得都会有一些新的结构机会。

再就是整个消费这一块,现在像大数据、新能源出来以后,对需求的满足方式会有一些新的变化,会出现很多新的机会,这也是我们未来投资过程中会不断考量的一些方向。

记者:您在经历几轮大周期之后,怎样看待择时的意义?

梁永强:对于择股和择时,我觉得比较短的择股实际上就是择时,比较长的择时就是择股。因为实际上都是在找一段趋势,趋势的长短决定了持有的周期。

择股更多的是一个方向性的选择,而择时就是不断的校正方向的过程,所以这两个我觉得需要双方做结合。

比如方向选择完以后,要不断的看市场对于所选方向的一个定价,是不是按照自己想象的方向在走,这个时候就需要对短期的定价做相应的观察,然后再反过来不断验证长期择股的有效性到底怎么样,这是需要不断协同向上的一个过程。

从过去的经验来讲的话,我觉得择时和择股需要做一个平衡,不同的投资风格实际上跟所管理的资产的收益特征相关,如果是长期资产,实际上短期之内基本上不用考量择时或者择股,更多的是基于短期做校正就可以了。

对于公募来讲,单个产品的存续周期可能很长,但对于持有人来讲,它可能只持有一段时期,所以说这个过程中,在这择时和择股中间需要做一定平衡,用择股来把长期的方向选定,短期则是更多的考量性价比问题,如何在比较好的时间区间里持有,超出这个区间可能会经历比较长时间的等待,实际上可以通过性价比来做一定的平衡,对于持有人的体验来讲相对也会好一些。

记者:您怎么评价自己的风险偏好?

梁永强:从择股这个方向来讲,我总是希望找到未来成长空间最大的一个方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定程度上我觉得是用成长风格去界定我的特点比较合适。

但从买入的时间节点来讲,过去这块考虑的比较少,但是现在我觉得从持有人的体验来讲要考虑更多一点,可能需要做性价比的考量,所以会从估值、从性价比的角度可能会做相应的平衡。

所以我觉得是在成长赛道上找性价比高的机会参与,追求估值合理的成长风格,用这个描述可能会更合适一些。

记者:所以您会更倾向于左侧交易?

梁永强:过去的整个经历来讲,左侧可能会多一些。

记者:此次您发行在汇泉的首支独立管理的产品,会主打哪些特色和差异化?

梁永强:在汇泉实际上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整个团队的输出过程,从初期几个产品来讲,我觉得每个产品都不会有特别大的差异,更多的还是如何把我们对于整个未来、整个社会和市场演化的一些理解,通过产品的方式呈现出来,希望把未来成长空间比较好的一些产业,通过产品去和投资者分享,然后这个过程当中,给投资者一个比较好的体验。

记者:希望您能给广大基民一些建议,怎样才能从投资公募基金中真正受益,简单的说“长期持有”对于很多投资者还是一个太宽泛的概念。

梁永强:从过往经验来看,大家可能都说房子赚钱比较多,比如10年前买到房子的话,不管在哪基本上都赚到钱了。但当我们去思考为什么房子能赚到钱时?主要还是因为它的买卖没那么便利,长期持有性是最主要的一个特征。

如果拿基金和房子来比较,以10年或者20年的收益来看,实际上基金也是一个不错的东西,但是很多人在短线交易比较多,反倒因此“受伤”。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房地产很容易交易的话,实际上赚钱也很难。股票、基金、房产等不同的投资品,就好比一辆快速列车上的不同车厢,价值增长的核心一定是处在中国经济这个快速发展的列车上,至于在哪节车厢,实际上差异没那么大。对于投资者而言,要是不停地上上下下列车,收益就很容易“散掉”。

在市场上三年左右是一个小周期,如果以三年这个跨度来讲,大概率所有的基金都是赚钱的。如果要有个建议的话,做投资就想想为什么房产能赚到钱,主要还是因为交易不便利,持有时间长。

过去整个中国股市基本上3年是一个小周期,5年是一个相对比较中期的周期,所以我觉得以3~5年的投资时段来说,赚钱是非常大的一个概率。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您对于汇泉的未来有怎样的期待?

梁永强:我们创业做公司,肯定会希望尽可能吸引更多的、更好的资源在这个平台上汇集,这是我们始终考虑在做的事情。所以,现在我做的每一个事情,包括发基金、做大资产规模支撑更快的发展,实际上都是在朝这个方向不断努力的过程。

这个过程当中,希望汇泉所做的每一个产品都能让持有人有好的体验,源源不断能自己培养出好的基金经理,同时也能吸引更多好的一个这种好的基金经理到我们这个平台上,把服务投资者的能力打造的越来越好,我觉得这是整个汇泉持续往前走的最大保证,这也是我们最大的愿景。


(免责声明:文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编辑:可达)
实时要闻
更多
11:21
美团防疲劳新政在江浙沪闽四省市试点:日跑单大于12小时强制下线
11:20
2024“年度字词”揭晓
11:18
特斯拉因胎压监测系统问题召回近70万辆汽车
10:04
巴菲特再度“扫货”西方石油等3家公司
2024-12-20 21:57
北交所建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价体系
2024-12-20 16:31
2024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召开
2024-12-20 15:27
华为已成立主机上云军团 将坚定不移投入主机上云
2024-12-20 14:23
沪深京三市成交额突破1.3万亿元
2024-12-20 13:59
上金所:继续免收2025年白银相关交割费用
2024-12-20 13:27
增速全国第一!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历史首破4000亿元
2024-12-20 11:18
小红书处置近126万个黑灰产账号
2024-12-20 11:02
阿里国际站12月以来GMV同比增长30%
2024-12-20 10:21
东方甄选涨超15% 已支持微信小店“送礼物”功能
2024-12-20 10:21
全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数量突破100万辆
2024-12-20 09:29
12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和5年期以上利率均维持不变
2024-12-20 08:55
比亚迪秦家族第200万辆新车正式下线
2024-12-20 07:46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完成并购事件逾500起
2024-12-19 22:20
小米6506万元于武汉再竞得地块 首座智能家电工厂正式动工
2024-12-19 16:33
瑞典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5%
2024-12-19 16:06
国家医保局:人工耳蜗、外周血管支架集采成功开标
11:21
美团防疲劳新政在江浙沪闽四省市试点:日跑单大于12小时强制下线
11:20
2024“年度字词”揭晓
11:18
特斯拉因胎压监测系统问题召回近70万辆汽车
10:04
巴菲特再度“扫货”西方石油等3家公司
2024-12-20 21:57
北交所建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价体系
2024-12-20 16:31
2024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召开
2024-12-20 15:27
华为已成立主机上云军团 将坚定不移投入主机上云
2024-12-20 14:23
沪深京三市成交额突破1.3万亿元
2024-12-20 13:59
上金所:继续免收2025年白银相关交割费用
2024-12-20 13:27
增速全国第一!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历史首破4000亿元
2024-12-20 11:18
小红书处置近126万个黑灰产账号
2024-12-20 11:02
阿里国际站12月以来GMV同比增长30%
2024-12-20 10:21
东方甄选涨超15% 已支持微信小店“送礼物”功能
2024-12-20 10:21
全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数量突破100万辆
2024-12-20 09:29
12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和5年期以上利率均维持不变
2024-12-20 08:55
比亚迪秦家族第200万辆新车正式下线
2024-12-20 07:46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完成并购事件逾500起
2024-12-19 22:20
小米6506万元于武汉再竞得地块 首座智能家电工厂正式动工
2024-12-19 16:33
瑞典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5%
2024-12-19 16:06
国家医保局:人工耳蜗、外周血管支架集采成功开标
热门文章
日排行 周排行
AI赋能开启新纪元!把握AI应用投资机遇
银柿财经 12-20
1
风险化解承诺落空之际,东方集团又卷入13亿元诉讼
银柿财经 12-20
2
剑桥交流项目邀请函造假,或被英国拒签十年,谁坑了这些浙大学生?
银柿财经 12-18
3
国防板块或迎关键发展时点,军工ETF半日涨1.24%
银柿财经 12-20
4
科蓝软件实控人质押股份遭拍卖,牵出“隐身副总”小贷借款违约
银柿财经 12-19
5
半导体突然爆发!如何把握“自主可控”投资机遇?
银柿财经 12-18
6
AI应用加速落地,半导体“硬科技”强势拉升
银柿财经 12-20
7
专访|余永定:增长是硬道理,当前是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窗口期”
银柿财经 12-20
8
南都电源固态电池加速落地进行时
银柿财经 12-20
9
中央定调大力提振消费 智能床龙头麒盛科技有望受益
银柿财经 12-2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