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方向丨国家能源局邢翼腾:2024年光伏行业要防止大起大落
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大幅增长,是多重因素叠加的基础上,出现的超常规增长,这样大的增长不是一种常态。
2月28日,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主办的光伏行业2023年发展回顾与2024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处处长邢翼腾表示,“2024年全行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稳定健康发展,防止大起大落。”
根据中电联合此前发布的《2023-2024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至2023年底,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从2022年底的3.9亿千瓦,提高到6.1亿千瓦;投资方面,太阳能发电投资同比增长最快达38.7%。在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电力系统新能源占比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此外,2023年,煤电装机占比降至39.9%,首次降至40%以下。
“这些成绩都是全行业共同努力的结果。”邢翼腾指出,2023年中国光伏取得多项突出成就:装机结构方面,进一步优化,分布式装机占比达到42%;产业技术方面,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各环节的产能产量继续保持全球的绝对引领地位,技术体系创新迭代升级。
不过,邢翼腾进一步表示:“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大幅增长,是在光伏产业上游价格超预期下跌,后疫情时代电站建设加速以及风光大基地项目集中投产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基础上,出现的超常规增长,这样大的增长不是一种常态。”
面对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邢翼腾提到,将推动《可再生能源法》修订已经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此外,还通过印发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完善行业管理,同时出台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明确将分布式光伏纳入绿色电力证书的核发范围。
在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方面,邢翼腾透露,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第一批基地大部分项目已经投运,第二批第三批正在积极推进。同时,主管部门积极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和提升措施评估试点工作,着力解决分布式光伏接网受限的问题。启动实施全国首个流域风光一体化具体规划,对光伏发电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部分应用场景,能源局也配合、会同工信部、商务部开展相关工作。
此外,面临消纳困难、利用率降低等光伏行业目前面临的诸多挑战,邢翼腾还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近三年来,我国光伏产业链价格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一方面是市场供需的充分反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光伏产业链韧性不足,尤其是行业出现过热、盲目扩张的苗头。他指出,目前光伏行业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的过热过剩,企业间打价格战,对国内和海外市场均造成巨大影响,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希望企业牢牢抓住创新这一核心竞争力,合理控制扩产节奏,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不断发展新的生产力,不断加强行业经营,确保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共同维护好过去多年来行业建立起的优势和声誉。同时,也希望行业协会能够牵头建立产业链监测平台,及时跟踪发布产业链产能、产量、价格指数等重要市场信息,引导和促进行业理性健康发展。
二要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光伏发电更好融入新型电力系统。作为装机规模第二大电源,光伏行业的肩上的责任更大,面临的压力更大,要主动适应系统,积极融入系统,充分利用上游成本下降腾出的空间,合理承担系统调节成本,不断提高系统融合性,促进低成本能源转型。要做好新能源更大规模、更高比例进入电力市场的准备。特别是2023年11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分布式新能源装机占比较高的地区,推动分布式新能源上网电量参与市场,探索参与市场的有效机制,希望行业做好充分准备,积极参与。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促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分布式光伏作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特别是中东南部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得到高速发展,但是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逐步出现一些成长的烦恼,比如因为接入量大,带来电力设备重载和电压越线问题。因为配电网电力消纳数据项目主网管控问题,因全额收购基本不承担系统调节带来的不公平问题,因户用光伏备案不规范,带来了不好运行维护甚至侵害老百姓利益风险等等。
此外,邢翼腾表示,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已经出台了关于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努力提高配电网接入分布式电源的承载力。主管部门正在组织研究修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将进一步促进分布式光伏用户负载发展。部分分布式光伏快速增长的地区正在结合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也希望有关方面根据形势变化,创新调整开发模式,规范备案建设并网和运营,确保光伏发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杜绝因农民利益受损,影响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情况发生。同时各地研究出台政策,也要多方听取意见,真正考虑存量、增量,谨防一刀切停止备案的情况发生,避免产生过度的收缩效果,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